唐瑜幾人負責她們今天吃的菜就行。

唐瑜不禁感嘆,這時代的人,真是太淳樸了。她沒有什麼可以回幫的,但是她們幾個也是堅定回城的。

她暗暗下決心,接下去的幾年一定要好好監督她們學習,等以後高考恢復後,她們能考個好學校,到時畢業後,也能有個好出路。

下午吃過午飯後,大家就開始忙碌起來了。陳旭與劉興國挑水,唐瑜負責燒水,與照看在炕上烘烤著的衣服,陳彩蓮負責編稻草門簾,張愛華和黃豔紅負責洗衣服。

大家各司其職,一起忙碌著。

稻草杆子,之前分糧食的時候,村裡就每家每戶都分了一些,村裡的稻田裡現在也還有一些。

但是前幾天下過雨,露天的那些就沒有唐瑜她們柴房裡的儲存的好。

在午飯前,大家就已經收拾出了夠用的量。

收拾這個也簡單,剪掉稻穗那一段細小的部分,將杆子上雜亂的葉片也撕掉一些,讓這稻草杆子看上去整齊乾淨就可以了。

收拾好的稻草杆子,整齊的疊放在一旁。

一根稻草杆子的長度是不夠門簾的長度的。

陳彩蓮先是將幾根稻草杆子接在一起,拼成適合的長度,用線纏起來。

這一步都是機械重複的活計,唐瑜和陳旭、劉興國三人,有空的時候,也會幫忙一起做。

做好了一部分這樣的長杆子後,陳彩蓮就可以開始用針線交錯著,將這些杆子組合在一起了,其他剩餘的長杆子,就讓唐瑜她們三人來完成。

這一步是最需要耐心的時候。而且其他人也幫不了忙。

做了一下午,陳彩蓮也才完成半張門簾。

但是看著這快要成型的門簾。唐瑜感覺真是有些太神奇了。

這是一張純手工編織的門簾啊。在後世怕就是價值不菲的手工藝品了。

在這時代,卻是不值錢的門簾,還因為不夠柔軟,而被嫌棄,成為無奈下的第二選擇。

唐瑜不禁在心裡感嘆一句。真是生不逢時的一張門簾。

稻草門簾第二天就編好了,只是這些衣服,雖然唐瑜她們像上次烘番薯澱粉一樣,晚上只留出睡覺的位置,剩下的用來烘衣服了,第二天還是沒有全部烘乾。

大概還要一天,才能全部烘乾。

但是就在這天,唐瑜她們幾人期盼了很久的雪,終於下了下來。

起初還是小雨,後來漸漸變成了雨夾雪,慢慢的變成了小雪,最後這雪越下越大,變成了鵝毛大雪。

雪是南方人一生的執念,雖然每年也能在南方看到一兩場雪,但是都不是這樣的鵝毛大雪。

從這雪剛開始下的時候,唐瑜就已經開始期待目之所及的皚皚白雪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