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發現啊,你竟然能想這麼遠。”

唐瑜聽著這話,怎麼感覺這麼不舒服呢?

這是誇她呢?還是罵她呢?

“大哥,咱不會說話,可以不說哈。”

被唐瑜這麼一提醒,陳旭也反應過來,自己剛才這話好像是有那麼一絲不太好。

“誤傷,絕對誤傷。沒罵你的意思哈。”

說說鬧鬧,兩人很快回到了村尾家裡。

陳旭繼續回去捯飭那幾分自留地。

唐瑜則是先去了廚房,下午時,幾人就決定了今晚要做豬肉燉粉條,但是這純正的東北菜,唐瑜確實是沒有做過。

這次就決定讓在東北待了五六年的黃豔紅來掌勺。

唐瑜在等她們回來時,就先開始把準備工作先做了。

野豬肉的肉質比家養豬腥味更重一些,唐瑜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先將野豬肉全都清洗了一遍,不過暫時不吃的肉,只是稍微清洗了下表面。

洗完的肉重新用稻草繩穿起來,吊在戶外屋簷下。

這肉過了明路,也不好放空間。這裡沒有冰箱,也不能保鮮,只能這樣先晾乾表面水分。

這邊早晚溫差大,現在白天的溫度最高也就不到十度的樣子,像現在已經到了下午,溫度就只有五六度的樣子。到了晚上,可能溫度就要降到零度了。

這肉這樣放著一兩天,暫時也不會壞。

剩下今晚要做的肉,清洗乾淨後,唐瑜將這些肉浸泡在水裡,浸泡出血水後,腥味會少一些。

唐瑜也不知道現在這時代,有沒有這種做法,反正在後世,她有這個印象。

這好像是她在短影片上看到的,只是那人泡的是牛肉,而她這個是野豬肉,反正都是肉,應該也是相通的吧。

做完這些,她又去揉了些玉米麵,她們還想在鍋邊貼些餅子。

這野豬肉只有兩斤左右,粉條算是比較精細的糧食,黃豔紅她們也沒有存多少。

如果單就吃豬肉粉條,就算將她們的粉條全部拿出來,也不夠她們幾人吃的。

大家也不能只吃菜不吃主食啊,就算是在後世,唐瑜都沒這麼做過。

她是個正宗的華國胃,不吃主食就像沒吃飯一樣。

而且燉野豬肉,唐瑜不用想也知道,肯定要燉久一些的。

但是鍋就只有一口。

如果早些做好主食,再燉肉。這季節,怕等肉燉好,主食已經涼了。

在鍋邊貼餅子,算是比較合理的處理辦法了。而且這也是東北這邊常用的做法。

今天這玉米麵,還是劉興國個人出的。

劉興國這也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肉是唐瑜和陳旭出的,粉條是黃豔紅和陳彩蓮出的,他不出些東西,感覺自己像個吃白食的。

知道還要貼玉米麵餅子,他就主動說要出這玉米麵。

大家也沒阻止。這年代糧食和肉本來就金貴。

如果幾人相處中,總有一個端著明白裝糊塗,一直吃白食,他們之間的關係肯定也處不久。

既然大家都不是那樣的人,他們之間才不會因為這些小事產生隔閡。

揉好玉米麵後,就放在一邊,讓面先醒一會,這樣這揉好的麵糰,才會更有韌性,也會更細膩一些。

做完這一切,唐瑜又去洗了些白菜、土豆、蘿蔔之類的。

加上這些配菜既能讓口感更豐富一些,也能讓大家吃飽一些。

這燉菜最大的特色就是萬物皆可一起燉。只要你能想到的,都可以放進去一起燉,只要加入的時機配合好,什麼配菜都能完美融合進去。

想到這,唐瑜又想到,張愛華她們下午在山上採的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