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窮人的無奈(第1/2頁)
章節報錯
“饅頭、包子都有,你們喜歡什麼就拿什麼。現在都過了飯點了,國營飯店就只有這些了,大家都先吃些,墊墊肚子。”
劉興國先一手拿了一個饅頭,將一個遞給了身旁的徐山。
徐山接過饅頭,就咬了一口。
徐大平想要阻止,也已經來不及了。
劉興國正想把手裡的另一個遞給徐大平,就見張愛華已經一手舉著包子,一手舉著饅頭,遞到了徐大平面前。
“大平,你想吃饅頭還是包子。”
“我。。。我。。。”徐大平我了半天,竟然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是想拒絕來著,但是張愛華好像沒有給他拒絕的這個選項。
這正是張愛華的小心思,她知道如果問徐大平要不要吃,他肯定會說不要。
張愛華又將手裡的包子朝前遞了遞,“要不先嚐嘗包子吧。”
包子比饅頭也要貴,徐大平趕緊接過了她另外一隻手裡的饅頭。“我吃饅頭吧。”
張愛華也沒有再堅持,遞給他一個饅頭後,又回到了唐瑜身邊。
見徐大平拿了饅頭,唐瑜對張愛華比了一個大拇指。
唐瑜見到剛才張愛華剛才的操作,瞬間想到了曾經在後世看到過的一個小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心理和營銷的故事。
曾經有四家早餐店,第一家是隻顧賣不推銷。
第二家會問一句“要不要加一個蛋?”
第三家會問一句“加一個水煮蛋,還是加一個煎雞蛋?”
第四家會問一句“加一個蛋,還是加兩個蛋?”
然後一家比一家的營業額高。
第一家因為不推銷,沒有額外的收入。
第二家給了兩個選擇,加或不加,多了加蛋的一份收入。
第三家加水煮蛋還加煎雞蛋,這樣大部分人都會習慣在這兩個選擇裡做出選擇,很少一部分清醒的人會選擇不加。又比第二家收入多。
第四家與第三家類似,大部分人都會加蛋,但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加兩個蛋的。就又比第三家的收入多。
這就是一個利用人的心理,賺錢的一個技巧。人們總是會在給出的選擇裡面選一個,只有少部分的人會選擇沒有的選項。
唐瑜當時看了這故事後,還感嘆了一番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她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但是剛才張愛華的行為,簡直就是生活中對這個故事靈活運用的典範。
而且她還看到張愛華剛才多做的一件事。
在問了徐大平吃饅頭和包子後,徐大平猶豫了,因為這兩個都不是他想要的選項。他開始時肯定想要拒絕的。
然後在徐大平還沒想到還可以有拒絕的選項時,張愛華幫他選了包子,給了徐大平心理上給了一個壓力。
徐大平自然而然的就忘記了拒絕的選項,在包子和饅頭間,選了便宜一些的饅頭。
唐瑜不知道張愛華有沒有學習過這種技巧,因為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是會這些,她們講不出道理,但是就是會。
在這件小事裡,唐瑜感覺自己也學到了很多。
陳旭靠近唐瑜和張愛華,想商量一下今天這事。
三人一邊吃饅頭,一邊聽陳旭大致的說了下剛才的事情。
“你們再去開解一下他吧,他們兩個繼續這樣下去,遲早會出事。”
陳旭咬了口饅頭,繼續說:“如果不是上次我們說的那些話,我感覺他們也想不到這個方法。萬一他們真出什麼事,我感覺我心裡會過不去。”
“要不我們借些錢給他?”張愛華提議。
錢是個好東西。唐瑜也不得不同意,對於徐大平現在的處境,給錢是最好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