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去書院報名僅有兩天時,林然被召進了六部衙門裡。

因著心中有所準備,林然在同負責此事的幾位大人見面時,表現的很是沉著冷靜。

幾人自從得知此子連考兩次案首,再見到林然本人時,心下不免有些微妙!

如此年輕,又頗有才學,想來只要後面穩紮穩打,他日必然成就不低。

抱著這種想法,林然在跟幾位大人詳談時,便覺一眾大人多是和藹可親。

至於自己寫得策論題,林然又跟眾大人詳說一遍。

要想從域外搞來馬匹,除了發動戰爭外,最好的方法便是貿易。

大楚跟周邊小國關係並不融洽,甚至可以說得上惡劣,朝廷之所以要擴軍,也是防著周邊小國。

從去年開始,鎮守邊關的鐘將軍,便給聖上發來密報。

據軍中探子查探,與大楚緊鄰的大月氏,烏恆,納西三國,準備結盟。

楚孝帝是位很有軍事才能的帝王,自打看過邊防密報,便決定防患於未然,要對邊關進行擴軍。

可大楚境內馬場太少,短時間內湊不出來太多馬匹,沒想到這事最後還是讓一學子解決了。

“劉大人,探子還需從邊關軍中挑選,以免露出馬腳。”

林然的想法是,既然不能硬搶,那便打貿易戰。

正經的互市往來顯然已經不可取,那隻能暗度陳倉!

計策很簡單,只要戶部暗地裡找到那些往來域外的商賈,讓他們組成零散的商隊,去域外跟那些村民偷偷做買賣。

用咱們的布料茶葉,瓷器,換他們的馬匹。

也不要商賈進入都城,只需找偏僻之地的域外百姓即可。

以這種化整為零的方法,慢慢在百姓中滲透。

只要不是大規模的貿易往來,其實這種灰色商人,一直都存在。

至於兵部的作用,便是讓探子跟隨商隊,慢慢滲透到商隊裡。

甚至後期逐步代替這些商賈,由朝廷人馬自己來全權接管這事。

這樣做得好處便是,一方面保護了商賈,另一方面朝廷也能更好的掌握敵對勢力的訊息。

到後面,這些探子完全可以慢慢取代村民,更進一步的蟄伏在敵軍後方。

這其中要怎麼安排實施操作,便是朝廷的事兒了。

林然從衙門裡回來不久,家裡便又接待了一位貴客。

這會兒眾人跪在狹小的院子裡,正聆聽聖旨。

因著這事還要進行保密,皇上對林然的獎賞,也只能私下進行。

“林秀才,接旨吧。”

“勞煩公公親自跑一趟,您辛苦了。”

林然說著話,將一荷包塞了全公公手中。

多虧這大太監自報家門,林然才知,今兒來宣讀聖旨的,竟然是皇上身邊服侍之人。

全公公知曉林然入了聖上心裡,只笑著接了荷包。

“秀才公,聖上這獎賞你的,可都緊著你用得著的,你可莫要辜負了皇恩吶。”

“小生定當努力讀書,將來有一日能替聖上分憂。”

楚孝帝獎賞臣子,多是投其所好。

到了林然這,想著學子們需要的,無非是書本跟筆墨最實在。

當然,還有金銀,土地這些。

因此林然得了五百兩銀錠,二本文學孤本,跟上好的兩方硯臺。

全公公如今院裡瞧著,這林家現下最缺的,想來該是院子才對。

瞧這住地,真真是小的可憐,院子站了這麼幾個人,就將這地塞滿了。

若是林家下次再得皇恩,自己得替聖上想著些,該是送個院子才好。

林然一路將全順送至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