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然送走好友,返回西屋後,開始思考接下來曾家菜譜一事。

眼下天氣炎熱,很多熱炒菜便不那麼受歡迎。

在前世的夏天,大家多是吃些涼拌菜來代替炒菜。

大楚也不是沒有涼拌菜,只是多是肉類菜餚,如醬牛肉,白切雞之類。

林然至今還沒發現,有用素菜來做涼拌菜的。

酒樓的菜式,既要保證對應季節,還要有創新在裡面。

林然想了許久,才準備給酒樓提供冰鎮豆芽,清炒豆芽兩道菜譜。

豆綠一直是夏日裡消暑的好食材。只在大楚,目前還沒出現過將豆類催芽食用的先例。

要做這兩道菜,首先還要教給酒樓如何發豆芽。

至於菜譜,這兩道菜太過簡單,等酒樓推新菜後,想要保密,就有些難度了。

林然拿筆在西屋裡寫寫畫畫許久,才想到解決方法。

自林然考過府試到如今,已經是八月中旬,應天書院的報名時間在八月底,眼下距離去書院報名也就只有一週時間。

因此林然第二日便帶著順子,去了曾家酒樓。

二樓雅間裡,林然將自己寫好的菜譜拿給曾父,並說起發豆芽一事。

“伯父,發豆芽最快也要四天時間,我最近剛好都在家,你找人買些綠豆來,今日我便教你如何發豆芽。”

曾父知道林然時間寶貴,眼下聽林然吩咐,直接叫人從後廚拿了一袋豆子。

酒樓到了夏季,後廚一直不缺綠豆,綠豆在夏天最大的作用,就是熬煮綠豆湯,用來給食客跟酒樓眾人消暑。

等後廚準備好綠豆跟林然要用的工具,林然才在雅間教曾父怎麼發豆芽。

“伯父,其實不止綠豆,黃豆也可以拿來催芽。”

“今日咱們先來發綠豆芽,我只教你第一步,其他步驟都在我寫給你的菜譜上。”

“好的,賢侄。”

“發綠豆芽,要求裝綠豆的器具上不能沾有油星子,否則容易讓綠豆變質。”

“綠豆清洗乾淨後,咱們直接將其鋪在竹簸萁上,再用兩層溼麻布蓋上。”

“溼麻布蓋上後,再在上面壓上重物。”

林然說著話,將曾父從後廚拿來的小菜板,壓在了麻布上。

“把這簸萁拿到陰涼透風處,再用麻布包上一層,防止簸萁裡的綠豆見光。”

“伯父,這第一步操作便是如此。”

“等明天時,你再將麻布上的菜板拿下,用清水灑在麻布上,隔著麻布給綠豆澆水。”

“等麻布看著全溼透後,再重複上述步驟,安置好簸萁。”

“四天後,我再來酒樓一趟,咱們再說說豆芽該如何做到保密。”

“好,辛苦賢侄了,這幾天我會親自看著這事。”

因心裡記掛著錢知府的叮囑,林然將法子交給曾父後,也沒在酒樓多待。

說到錢知府,這會兒其呈上的密報,早已放在了紫禁城那位的案桌上。

近兩日,王閣老,兵部尚書同戶部尚書三人,一直在聖上書房裡商議此事。

本來嘛,這事一直得不到解決,眾位朝中大臣也是頭疼的緊。

王閣老那日在殿上提出將這事問一問天下讀書人,眾人也表示認同。

不都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本以為這事要尋大儒來商討,誰知聖上竟說,要將這事當做今年的府試策論題目,考一考這些學子。

於是這才有了大楚十一府府試,策論題由當地知府來決策。

府試過後,大楚如今的皇帝楚帝坐了尚書房裡,等著各地知府的訊息。

發榜當日,各地知府便快馬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