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學子在家養病的時,這會兒貢院裡卻是吵翻了天。

本來今次會試出題的楚帝,就讓一眾官員感到頭疼,誰知等開始批改考卷時,參與閱卷的這些人,才真是倍受折磨。

因為此次考題出的實在太過大膽,倒真是炸出了這批學子中的奇葩異類。

不說寫得究竟是不是可行,就是這膽子也是真的大。

本次考卷的批改,基本讓考官們分成了三方陣營。

第一方陣營由王閣老代表的保皇黨。這裡面倒不是說有什麼謀反的文章出現。

而是指的大家對這次學子考卷的看法與態度。

王閣老的態度是,既然聖上要聽真話,那麼勢必要將那些敢於說真話,並且能提出有效解決方法的學子考卷,呈給天子。

這算是完全按楚帝的心思做事。

而第二陣營則是由禮部幾位官員組成。

禮部官員本來所在的官位,就是承接各種“禮”的事情。

其身在其位,必然要謀其事。

楚帝這種想要推翻從古到今的舉措,顯然就是違反了“禮”,這些學子若是考卷上真要敢一通迎合,在禮部幾位看來,這就是思想有大問題。

因此,禮部來的閱卷官,是不會讓這種人的考卷面聖的。

至於第三方陣營,必然是翰林院的同考官們。

自己這些人本身就身處清水衙門裡,誰管你們朝堂上的利益往來。

咱們閱卷只管一件事,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寫得好就是好。

一派胡言亂語的,一律打了下等。

因此,等同考官們差不多在熬了幾宿後,將排名前二十的考卷,遞給上面幾位大人時,貢院批改考卷的“至公堂”裡,此時兩方人已經吵翻了天。

也不能說是兩方人,因著內閣只來了王閣老一人,所以應當是王閣老同禮部幾位在吵。

“一群蠢仔,老夫已經與你們講的如此明白,你們若還要堅持己見,等聖上閱卷時,我必然要奏請聖上!”

往年會考,楚帝是不會在這一步閱卷的。

基本只有到了殿試時,其才會親自看上一些考卷。

想到今年會試林然也會參加,楚帝特意跟王閣老交代了,會試考卷也要看上一看。

王閣老雖然年紀大了,但氣性當真不小,這會兒人坐了桌案後,拍著桌子,對著禮部幾位官員大罵。

其之所以如此氣憤,還是因為場中一張考卷,讓兩方起了爭執。

這會兒被王閣老當先一步畫了圈的考卷,正是林然的卷子。

之所以這張考卷能讓雙方紅眼,還是因為林然的敢想敢寫,將禮部幾位官員給驚著了。

不說第二場考卷上這舉子批判科舉的言論,就說這第三場的考卷,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儘管誰人都能從考題中看出楚帝是位能自省的帝王,但小小舉子也不能真在此大模大樣的教君王做事。

禮部幾人根本不管這人寫了什麼,只管看到想要批判聖上做事之人,必然一個下等。

誰人真敢讓這種考卷出現在楚帝眼前,大家辛苦做官十幾年,還不想早早辭官回家。

因此在看到王閣老當先一個圈畫上後,大家這會心裡很想弄死這老頭。

因著科舉閱卷時有規定,若是考卷上首位閱卷官畫了圈,那麼後幾位閱卷官,是不能再給這張考卷下等評判的。

最多後面幾位只能畫“尖”。

禮部幾位官員根本沒打算讓這張考卷的排名如此靠前。

因此,這會看到王閣老當先畫了一圈,全都急紅了眼。

老頭年紀大了,也快要告老還鄉,當真是不在乎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