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天色尚早,城中許多百姓還在熟睡中,關外三族大軍距離羅城已不足二里地。

林然忍不住上了城牆,從心裡計算這些人何時才能走到第一處防禦工事。

今次攻打羅城,關外三族幾乎將族中大部分男兒帶來了此處。

三族準備從羅城開始,一鼓作氣攻破大楚三座城池。

此次三族共十萬人出動,除去後面的輜重補給,攻打羅城的戰力,還有九萬人。端得是近幾十年最大規模的戰爭。

林然此前估算過,羅城如今守軍僅有三萬人,這三萬人還是擴軍後的數字。

哪怕加上城中百姓,羅城內也才將將四萬人。

眼下據探子來報,今日來攻打羅城的軍隊,是緊鄰羅城的納西族。

納西族之所以願意打頭陣,也是想要在羅城上多分一杯羹。

可惜納西族的首領怕是要失算了。

納西族作為先頭部隊,總共出兵二萬人。

這兩萬人包括了騎兵五千人,車兵五千人,剩下皆是步兵。

古代攻城打仗,從來都是車兵先上,車兵們主要負責破開敵方城門,或是對城牆進行破損。

再者就是用攻城梯登入敵方城牆殺敵。

納西族的車兵此時走在最前面,士兵們推著攻城車,扛著登雲梯向著羅城而來。

待車兵們來到距離城門二里地時,便再也無法挪動腳步了。

因著這會兒車兵終於是遇上了第一道防禦工事。

第一防禦工事大約鋪有上百米的拒馬陣,此時即使是笨重的車兵,也無法安然透過這些堅硬的木樁。

百姓們是恨極了關外人,他們在埋尖樁時,全都下了力氣,這尖樁埋的深,短時間很難拔出來。

眼下車兵停滯不前,導致後面的騎兵全都慢慢往前擁堵。

這會兒站了城牆上的將領看到敵方情況後,當機立斷派遣了一隊士兵,拿著銅鑼與鞭炮從城牆邊慢慢往敵方靠近。

待走到一半時,士兵們便敲響銅鑼,點燃鞭炮。

因著忽然而來的響聲,這會兒毫無防備的納西族馬匹全都受了驚,嘶鳴著開始隨意跑動。

前面的車兵因著停滯不前,受到驚嚇的馬兒便不顧士兵們的命令,朝其踏去。

一時間納西族前頭軍隊亂作一團,因為馬匹的躁動,士兵們還沒走到陣前,便損失了不少攻城兵。

好在納西族的騎兵首領當機立斷,讓騎兵們將塞馬兒耳朵的棉塞,提前塞了馬匹耳朵裡。

馬兒因著聽不到了銅鑼與鞭炮聲,才慢慢安靜下來。

經此一亂,納西族士兵都有些心煩意亂。

大戰在即,古人崇尚一往無前,眼下還沒開打,已方便遭遇了敵人的反制。

這讓這些迷信的古人,只覺今日出兵,首領沒選好日子。

如今大軍開動,顯然不可能因為這事就停滯不前。

負責攻城的車兵們,眼下只能將器械暫放一邊,著手清理出來一條通往城牆下的道路。

待納西族清理完第一防禦工事,大軍才能繼續往前開拔。

車兵們只向前走了幾百米,發現前方又被人挖了很多深溝。

這些深溝挖得很有技巧,前後三四道,沒有很深,但恰恰阻止了攻城車繼續往前推進。

因著工程車負重了投石機,體積又大又重,一但車輪陷進深溝裡,短時間根本無法推出來。

打仗也是講究時效性的,對方不會眼睜睜看著你一邊填溝一邊攻城。

眼下只要士兵們往前走,大楚那邊就會向士兵們放箭。

一連損失了不少士兵後,這次納西族負責指揮大戰的將軍。不得不指揮步兵向前,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