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殿的長桌旁,一溜坐了十八位閱卷官。

此次閱卷,還是王閣老主持。

今兒一日肯定完不成進度,大家需得熬一宿,明兒才能出結果。

這會兒所有閱卷官將學子們的試卷拆封後,按著每人的官位排序,考卷從高到低,依次發了閱卷官手中。

進入殿試後,閱卷官批改考卷的速度慢了下來。

畢竟能過會試的學子,大都是些身有才學之人。

閱卷官們在看文章時,也是多了分謹慎。

每一份考卷看完後,第一人便會在考卷上留下自己的評判符號。

通常考卷等級分為五等,最好的當然是圈,其次是尖,再往後便是點,豎,叉。

這會兒林然的考卷正好被分發到了張侍郎手中,不說些別的,張侍郎打從剛入手這張考卷,就知道這是林然的卷子。

此時考卷上的彌封還未拆除,但張侍郎只看考卷上的字,便知是林然所寫。

倒不是張侍郎有什麼過目不忘的本事,實在是這字在一眾考生中太過普通。

加之上一場時,自己看過此子考卷多次,想記不住都難。

張侍郎拿到考卷後,開始閱卷。

等一篇文章看完,其更是確定了這張卷子的主人是林然。

考卷所寫內容,同會試場考卷的風格一樣。

語言大膽,思想超前。

這會兒張侍郎也不用糾結,直接在考卷上畫了個圈。

王閣老距離張侍郎位置近的很,張侍郎評閱完,便將考卷直接遞給了這人。

王閣老拿到考卷,立時也認出是林然的字。

所以林然這張考卷上再添一圈。最後平安的被呈到了御前。

殿試時楚帝基本看過林然考卷,這會能呈到御前的,排名跟會試相差不大。

畢竟會試已經算是將學子們的水平,差不多定了性。

若說是否還會有黑馬出現,這其中變數最大的,還要看楚帝的愛好。

今次殿試,還真有黑馬出現,這匹黑馬不是別人,正是會試排名第七的郭子言。

郭子言看到會試考題時,只覺這題簡直就是為自己量身打造。

如今自己老家所在的渡口縣,便是需要大力發展的縣城。

渡口縣三面環山,一面靠海。因著地理位置特殊,此地一直髮展不起來。

郭子言利用老家村裡出海一事,詳細描述了渡口縣以後的發展方向。

既然前有大山阻擋,為何不向外發展。

雖然自己沒出過海,但從小到大,父親給自己講過不少海外見聞。

在郭子言心中,渡口縣的發展機會就在海外。

楚帝從這張考卷上,又瞭解到了一則很有用的資訊。

看到這學子的考卷,楚帝結合早前廣南府一事,立馬想到,或許萊陽府以後也會有一條不同尋常的路要走。

郭子言考卷上提出了很多有實用性的建議,楚帝從中也看到了此子是個做實事的人。

眼下在楚帝桌案上擺了十份考卷,自己要在這些考卷中,排出前三名。

楚帝看著桌上的考卷,頭一次感覺到了選擇困難。

全公公看著主子將桌上的考卷,左手倒右手的來回換了許多遍,便知主子是犯了難。

楚帝是真有些難以取捨。實在是此次科舉,有好些學子都很優秀。

尤其前三名的位置,競爭很是激烈。

楚帝坐了桌前許久,最終還是提筆將心中的念頭落了皇榜上。

永康三十六年三月,殿試結果出。

眾學子早早收到了禮部下發的進士服,今兒大家就要去宮裡參加傳臚大典,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