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獵戶家拿兔子還要半個月時間,這半個月林然在家也沒閒著。

從穿來上崗村到現在,林然還沒去過鎮上跟縣裡。

為了後面兔子能銷售出去,林然決定先去鎮上看看。

正巧家裡鹽罐也要空了,徐婉清又給丈夫手裡塞了鹽票,讓丈夫順道去供銷社買鹽。

家裡沒有交通工具,林然趕早步行往鎮上走。

從上崗村步行到鎮上,林然只用了四十分鐘。

鎮上其實沒啥看頭,這年頭的鎮子,跟村裡差別不大。

唯一比村裡多出來的,也就供銷社了。

林然進了供銷社,就見裡面靠牆四周擺了櫃檯,櫃檯後面站了幾個售貨員。

大早上的,供銷社也才剛開門,來買東西的人不多。

櫃檯後面的售貨員都在一處閒聊天。

林然上一世是沒見過供銷社的,因著從小就在福利院裡長大。

在林然童年記憶裡,出現最多的就是福利院裡的大鐵門。

那道鐵門阻擋了孩子們看向外面的眼睛,也阻擋了孩子們奔向外面的雙腿。

林然從身上拿出鹽票遞給售貨員,櫃檯後面的售貨員麻利的拿起手頭的小秤,給林然秤了半斤鹽。

是了,這會兒的農村供銷社裡還在賣散裝的大顆粒食鹽。

林然接過售貨員遞來的紙包,又在其他櫃檯轉了轉,轉身離開了供銷社。

鎮子上是有國營飯店的,但這年頭,很少有人出來飯店吃飯。

鎮上的國營飯店,主要賣飯給過路的行人。

在國營飯店裡吃飯,要給糧票,農村人沒有糧票,要想進去吃飯,就得花錢。

林然摸了摸兜裡臨出門帶著的一塊錢,也沒好意思進去。

倒不是國營飯店賣的飯有多貴,實在是家裡就那些錢,這個年頭能花錢在外頭吃飯的,可都是有錢人。

林然今兒在鎮上,只買了半斤鹽,草草逛了下鎮上,便準備回去了。

這會兒已經是半上午,太陽掛在天上,直曬得人不停冒汗。

林然快步往回走,卻在路過鎮上郵局時,看到裡面站著個人。

那是張怡?

林然沒看錯,郵局裡的人正是張怡。

今兒張怡從家裡出來,是給遠在南省的父母寄信。

張怡每年都會給南省的父母寄信,有時三個月一封,有時半年一封。

雖然自己嫁了人,但張怡心裡除了惦念父母外,還想著有一日能夠回去。

今日來給父母寄信,張怡在信裡又跟張家老兩口提到了這事。

林然回到家裡時,徐婉清已經將飯做好等著了。

兩人在吃飯時,林然將自己在鎮上看到張怡的事,告訴了妻子。

“張怡應該是給家裡人寄信去的。”

徐婉清回了丈夫一句。

說到往南省寄信,徐婉清也想往家裡去信一封。

去年兩人結婚時,因為兩邊距離太遠,徐家人也沒來這邊。

今年徐婉清準備過年時,帶丈夫回南省,讓父母見一見人。

林然對此表示是該去一趟。

半月時間過得快,林然忙完地裡的活,就去了趟獵戶家。

矮子村的獵戶,最近一直在山上下套子。

就為了給林然抓活兔子。

林然到了獵戶家,就看到獵戶已經將抓到的兔子關了籠子裡。

“後生,這裡一共是六隻兔子,兩公四母,也夠你媳婦兒吃一陣子了。”

林然聽到有六隻兔子,尤其母兔有四隻,心下滿意的很。

獵戶又要了林然三塊錢,兩邊才做成了這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