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少謙這會兒身穿暗紅色騎裝,額前束一紅色飄帶。

其身形挺拔矯健,雖然不比府學學子健壯,但也是修長挺括,端得是英姿勃發。

曾少謙此時身負箭袋,其箭袋內箭矢數量,看著也要比其他人多得多。

只等武夫子一聲銅鑼敲響,曾少謙雙腿一夾馬腹,馬兒仰頭嘶鳴一聲後,便快速朝前跑去。

這會兒曾少謙順勢將手伸向後背,從箭袋中同時抽出兩隻箭,放在了長弓之上。

其左手持弓。右手雙箭同時託於弓弦上,隨著弓弦拉滿,嗤的一聲,兩箭同時朝箭靶射去。

“啊,這舉子好生厲害,竟同射兩箭。”

“此子神力也,竟然一弓雙箭。”

“啊,這是哪家兒郎,好大的力氣!”

不等林然驚呼,就見現場圍觀百姓全都熱烈討論起來。

曾少謙同發兩箭,且兩箭全都正中靶心。

這能力一下讓全場觀看比賽的百姓歡呼起來。

隨著百姓的歡呼,曾少謙騎於馬上,不停拉弓射箭,有時是兩箭,更有甚者,有時竟是三箭同發。

林然今兒真是被此人震撼到了。原來從前電視裡才能看到的場面,竟然都是真的。

真有人能一弓同出三箭,看來那所謂的百步穿楊,放在當下這個時代,必然也是有人能做到了。

曾少謙實在是太厲害了,等其射完所有箭矢,馬兒也跑完了賽程。

今日下午場的比試,能將賽場氣氛推向高潮者,非其莫屬了。

就看這人已經比完了賽,場下百姓還都在樂此不疲的討論著剛剛的比賽。

更甚者,有些人已經在打聽剛剛那學子是誰了,想要把家中女兒嫁與這樣的好兒郎。

林然聽著周圍人的談話,只覺曾家少年郎的魅力,此時已不輸身旁的謝青。

因著曾少謙太過給力,使得剩下學子無法安心發揮。

結果可以預料,學子們在沒了心氣後,全都發揮失誤。

這使得場下百姓更覺剛剛的學子厲害。

騎射比賽結束後,接下來還有“御”的比賽。?

“御”,通常是指駕駛馬車和戰車的技能,但書院顯然不可能考大家駕駛馬車,更沒有戰車給大家駕馭。

因此,“御”的比賽,還是考驗大家的騎馬術。

參加這項比賽的學子,也多是剛剛參加騎射那些人。

騎馬術主要是考驗大家在馬兒奔跑時,騎手跟馬兒的配合,是否默契。

林然剛開始還不明白這比賽要如何比試,待看完一學子表演,才明白這場要怎麼來比。

接下來的比賽,有些像是前世的馬術比賽。

隻眼前場中馬術比賽的觀賞性,比前世更讓人著迷。

前世觀看馬術比賽時,為了防止馬兒受驚,場外觀眾是不能大聲喊叫的。

但眼下場中比賽,不說場外嘈雜聲一片,就是內場,為了比賽還配有軍鼓。

此時隨著鼓聲敲響,下場比賽的學子,需得跟馬兒配合默契,一人一馬在場地來回跑動時,除了要跨越障礙物,騎手還要同時在馬背上做出難度極大的動作。

這場比賽,考得不僅僅是騎手與馬兒的配合,還同時考驗了騎手自身實力。

很多學子雖說能驅使馬兒跨越障礙物,但自身便不能在馬背上作出太大動作。

更有甚者,因為跟馬兒默契太低,根本沒法驅使座下馬匹。

這場比賽下來,有些學子也是讓場外百姓看了笑話。

“快看,要到剛剛那少年郎下場了。”

這會兒別說林然關注著曾少謙,就是場外百姓的眼睛,也是緊隨著其身影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