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財先在一家成衣鋪子裡面買了一雙布靴子更換上,然後便直奔客棧去投宿。

在客棧開了一間客房,順便與店家詢問了一下襄陽城的方向,客棧這裡南來北往的客人見得多,店家還真知道。

問明瞭方向,客棧這裡正好也能吃飯,李保財便有些懶得再出去上飯館,只在客棧裡面草草吃過晚飯,然後痛痛快快的洗了一澡,就早早的上床睡覺了。

這一覺睡得這個舒服,簡直感覺渾身的骨頭結似乎都鬆動了似得,連日來的疲乏大大得到了緩解。

次日一大早李保財便醒了過來,吃過早飯結賬出了客棧,先在集市上購買了一些路上吃的乾糧,又買了一個水壺裝滿了水,便啟程向著襄陽城的方向而去。

還別說,古代這銀錢倒是挺耐花的,昨天這連買鞋帶住店,今天又買了好些吃食之類的,結果一看,壓根就沒有花了多少。

照這麼看,只要李保財不大手大腳得隨意亂花,去到襄陽城那是綽綽有餘的。

說起來,這還真是得多多感謝掩埋掉的那些老哥們,雖然這麼想有些對不起他們,但是要不是遇到他們,自己此刻身無分文的,那肯定是得寸步難行的。

此去襄陽城距離不近,李保財原想著僱輛馬車,或者看看乾脆買匹馬,哪怕就算是頭毛驢呢,要是有了腳力代步,自己豈不是就能夠又省力又舒服的去往襄陽城了。

不過經過打問之後,他當時就息了這個心思了。

一是這邊鎮子小沒有,二是那價錢,他擔心剩下的銀錢不夠使用,到時候進了襄陽城,還不知道會是怎麼樣的一番光景呢。

家裡有糧心裡不慌,未雨綢繆計,還是兜裡多有些餘錢,能夠安心點。

於是李保財就這麼繼續向著襄陽城行進。

這年頭走遠道是真要人命吶,尤其是對於一個習慣了出行不是腳踏車、電動車,就是汽車什麼的,習慣了享受便捷生活的現代人來說。

這一路上,經常的錯過宿頭,風餐露宿的不說,就說這每天,那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是個頭的每天不停趕路,就很是能折磨人。

走了這一路,除了少有的幾次,能夠遇到有好心的過路車馬願意搭載一程之外,餘下的大部分那都是靠著兩條腿硬生生的扛過來的。

在即將入秋的這一日,風塵僕僕的李保財,終於是到達了襄陽城下。看著那巍峨的城牆,與城頭上高高篆刻的襄陽二字,他好像沒有落下淚來。

他李保財總算是到了襄陽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