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楚,為“靖康之恥”後金國扶植原北宋太宰張邦昌所建立的傀儡政權。
後世稱為偽楚。
偽者,名不正,言不順,沒有人承認。
公元1227年3月8日,金國冊立原北宋太宰張邦昌為皇帝,國號“大楚”,定都金陵,並與金國以黃河故道為界,史稱“偽楚”。
很是滑稽!
就連張邦昌也覺得他不是當皇帝的料,是偽朝。
張邦昌登基的第二日,聽從大臣呂好問的建議,派人四處尋訪儀王趙樸,並計劃出迎宋哲宗廢后孟氏入宮垂簾聽政。
4月9日,張邦昌召集擁護自己的官吏議事,選擇還政的處理辦法。當晚,請元佑皇后孟氏垂簾聽政,自己以太宰的身分處理政務,表示還政。追回前所的各路赦文,所任官吏各回原職,並將大宋受命之寶獻給儀王趙樸,元佑皇后孟氏也派遣其侄同持大宋之寶並手書至應天府處,勸趙撲登皇帝之位。
公元1227年4月1o日張邦昌正式宣佈退位,仍稱太宰,宋哲宗廢后元佑皇后垂簾聽政。“偽楚”政權至此宣告滅亡,前後存在時間不過三十三日(亦作三十二日)。
而同時,張邦昌前往南京應天府請罪。
坐在椅子上,趙樸看著跪在眼前的張邦昌,心中唏噓不已:大宋的洗腦教育太可怕了。
“張相公免禮!”趙樸起身,親自扶起張邦昌,臉上帶著激動之色道,“張相公,一心為國,我已經知曉!”
第127章金軍的臭棋
歷史證明,破壞容易,重建艱難。想要毀滅一個政權很是容易,可是再建一個政權,卻是極為艱難。
汴梁被攻破了,兩位皇帝被擒拿而走,宋朝也徹底滅亡了。
金國高層認為,北宋政權擁地廣大,財物眾多,而不藩服,又與金爭燕雲與平州之地,這是和它的“中外一統”、“民宜混同”的政策相沖突的。為了佔有河北、河東的土地,掠奪宋的寶物財富,使宋政權臣服,因此,發動了攻宋的戰爭。但是,遇到了宋政權和軍隊、人民的抵抗,這使他們改變了原有的打算,所以,在攻下宋都汴京之後,除滿足了他們佔有河北河東兩路土地要求之外,則堅決滅掉北宋政權,對黃河以南地區代之以傀儡政權,作為“世輔王室,永作藩臣”的藩屬。
這個計劃是美好的,可是沒有一個傀儡政權,能夠勝任這個任務。不是穿上龍袍,就是皇帝,也不是有了玉璽,就可君臨天下,百姓認可,那才是龍袍,才是玉璽;百姓不認可,那就是亂臣賊子,就為違逆。
扶植張邦昌成立偽政權,這可以說金軍最大的昏招。
趙樸心中暗自歡喜,幸虧金軍沒有立宋欽宗,宋徽宗為傀儡皇帝。
若是金軍真的那樣做,就大事不妙了。
宋徽宗、宋欽宗,就相當於後世的老蔣、汪精衛、一個汪精衛投降,破壞就那樣大,若是老蔣投降了,危害何其巨大!
宋朝宗室投降,成立傀儡政權,麻痺百姓,造成了危害太恐怖了。
當年,石敬瑭當了兒皇帝,結果丟失了幽雲十六州,宋朝失去了燕山,長城一帶防線,結果之後的戰爭中處於被動,不得不一再妥協。
若是宋徽宗,或是宋欽宗當了金軍的傀儡,成了汪精衛,金軍可以一步步蠶食,一步步割地,一步步消耗大宋的國力,直到最後大宋的國力徹底耗盡,再也無一絲反抗之力,那時金軍將會提前於蒙古,統一南北,建立一個廣大的政權,那時也沒有南宋什麼事情了。
不怕鯨吞,就怕蠶食。
歷來,想要搞鯨吞,往往是失敗,比如日本,想要靠著三個月滅亡中國,往往是頭破血流,耗盡了國力。
而那種鈍刀割肉,一步步的削弱國力,一步步的侵蝕,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