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腳下的土地,丟掉了懷中的女人,更是將身後的兄弟父母丟棄。這樣的垃圾,要他們何用!他們還配成男人嗎?不如割了身下的東西,當太監算了”

眾臣心中悽然,這又何嘗不是說的他們。

只是被拉下水了,想要游回岸邊,註定是做夢、只能是跟著皇帝,行著變法大計,一條道跑到黑,可能是五馬分屍,可能是萬劫不復,也只能繼續走下去。

…………

能坐在這裡的,不論是賢臣,還是奸臣,都不是傻子,可以說他們人品不行,但是不能說他們智商不行。

只是他們大多數,將智慧放在了爭權奪利,放在了鉤心鬥角,放在了權術使用上,一旦這些人被逼迫的,放下昔日的行當,全身心的用在變法大計上,他們爆發出來的智慧是恐怖的。

軍戶制,是必然要實行的,不然無法解決糧餉不足、軍費巨大,軍心不穩,土地荒蕪等幾個問題,這是不變之處。而在遵守這個不變基礎的前提下,可以改變其中的細節,具體的實施方案、

當這些奸臣,或是賢臣,不斷的尋找軍戶制的弊端,並尋找解決方案時,就連趙樸也是暗自驚歎,薑還是老的辣,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軍戶制,實行起來,最大的難度就是分田。陛下的方案中,不按照人口,只按照戶數分田,不論大戶小戶,一律是二十畝。此法不可行!田有好壞之別,簡略的分為下等田,中等田,上等田,特等田。下等田,一年收穫不足一石,有的能收五斗就不錯了;而中等田,一年收穫在一石到一石五斗之間;而上等田,收成在兩石以上;而特等田,至少在三石,甚至是四石。這樣搞一刀切,似乎有些不公平,有些二十畝下等田僅僅是能收穫不足二十石糧食;而有些戶,特等田,能收穫六七百石,差別太大了!”

汪伯彥首先提出了軍戶制度的不足。

趙樸點了點頭,這是軍戶制度的不足,有些搞一刀切。

“不如實行,兩畝下等田等於一畝中等田,兩畝中等田等於一畝上等田,兩畝上等田等於一畝特等天。分田的基礎是,以二十畝下等田為基礎,換算成相應的田地!”

“汪中書說得有理,只是下等田、中等田、上等田、特等田,如何評論,沒有相應的標準。如何劃分田地,多數要靠縣衙小吏,等級劃分全在於他們之口,可以藉助權力之便,輕易的貪墨,將好田給予受賄之人,而將壞田給予孤寡之人。”

趙樸點了點頭,而搞得太細,容易被鑽空子。

“還有分田之事,需要丈量土地。而世間之難,最難在於丈量土地!王安石之法,有條名為方田均稅法,主要是丈量土地,合理納稅,此法本為利民之舉,結果成了害民之舉,好地變壞地,百姓多受其害!”

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分田,就衍生出了諸多的問題。

趙樸心中瞭然:果然問題很多。

第215章變法(一)

僅僅是涉及到分田,就是一大堆問題。搞一刀切,弊端很多,但是優點在於簡單,想要鑽空子有難度;細分好處很多,但是缺點在於繁雜,繁雜意味著容易出錯,鑽空子的可能性大。

還有在丈量土地上,又是一個難題。如今的大宋,執行基層工作的,多數是縣衙的小吏,只是他們的人品真的不值得信任,丈量土地時,絕對會搞小動作、玩貓膩,沒有貓膩反而是不正常。只是他們玩貓膩,有時候也難以查處,正所謂天高皇帝遠,他這個皇帝總不能天天呆在地頭當監工。

這只是在分地上,在其他方面也是存在著各種問題。

比如宋朝不抑制土地兼併,造成了農民大量失去土地,加速了土地的集中,而土地集中之後,大量的糧食會集中在地主手中,地主必然會出賣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