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為彰顯對孔子的尊崇,不斷追封追諡。
西漢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漢平帝劉衎追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褒成”褒獎其功勞,“宣尼”是諡號,“公”是爵位。
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稱孔子為“文聖尼父”。“文聖”是尊號,“尼父”是敬稱。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靜帝宇文衍追封孔子為“鄒國公”,“鄒”是國名,“公”是爵位。
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楊堅稱孔子為“先師尼父”;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贈孔子為“太師”,“太師”為官位。
武周天綬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封孔子為“隆道公”。“隆道”是封號,“公”是爵位。
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為“文宣王”。“文宣”為諡號,“王”是爵位。這兒的“王”不是後世皇帝以下的侯王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改文宣公為衍聖公。後代相沿不改。
西夏仁宗三年(公元1146年)三月,西夏仁宗頒佈詔令:“尊孔子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廟祀,殿庭宏敞,並如帝制。”(據《宋史?夏國傳》和吳廣成《西夏書事》記載)這一封號是給歷朝歷代最高階別的人的。
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宗加銜“大成至聖文宣王”。
明朝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尊“至聖先師”。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世祖尊“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政府尊“大成至聖先師”。
在這個時代,孔子是至高無上的。藉助孔子的名聲打廣告,最好不過了。
而此刻,趙樸搬出孔子從軍記,意思在鼓勵讀書人參軍。提高武備學堂的知名度,多招收一些學員,總不能一直阿貓阿狗三五個。
“《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儒生之道,僅僅是知曉大道理,知曉治國之道,是不夠的;還需要精於武備,精於騎射,精於戰場廝殺之學!”
“唯有尚武,才能保國,無武必危,唯武必亡,以戰止戰,仁者無敵,這才是儒家之道的精髓!”
“我朝,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當為國之脊樑,撐起天下危局。然則,國破山河碎的時刻,投降金軍,甘為走狗者,大有人在;以頭搶地,跳河自殺者,保全名節者,大有人在。前者是文賊,後者是腐儒。文賊為國之害蟲,腐儒為蛀蟲,這都是假儒,而不是真儒!”
“真儒者,唯有孔子。當年齊國大軍壓境的時刻,孔子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腐儒,不會以頭搶地,成全名節,而是會拿起手中的戈矛,守著城牆,上戰場野戰,擊退敵軍。”
“如今的大宋,與當年的魯國何曾相似?爾等可願意跟誰孔子的足跡,成就真儒!?”趙樸大聲喝道。
“願意!”
臺下的學員,也是齊聲歡呼。
這些學員,原本多是落地的書生,蒙學了幾年,連秀才也考不上,或是勉強考上秀才,進軍仕途無望,又沒有關係進入衙門。在鄉黨之間,當教書先生,又有些不甘心。
在武備學堂,頒佈了招生廣告的時候,他們報名參加。
而參加武備學堂,也是帶有幾分投機色彩,畢竟祭酒乃是當今皇上,不管怎麼說,加入了武備學堂,也算是天子門生。不論是水分有多大,至少在同窗面前,可以吹噓一番,滿足一點虛榮心。
而在他們報名之後,都是不同程度的遭到了父母,或是同窗的譏笑,這讓他們很沒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