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民議官——官員的好壞,自有上司和監察御史監督,豈能容這什麼“報紙”來說三道四?這樣下去,桑充國豈不是成了在野的御史中丞?
想到這裡,王安石抬起頭來,喝道:“停。掉轉馬車,本相要面聖。”
王安石不知道此時皇帝也正和石越討論著《汴京新聞》。
趙頊一面饒有興趣的看著手裡的報紙,一面笑道:“這個桑充國倒有點意思,這個‘報紙’,不就是卿的《三代之治》裡的東西嗎?”
石越笑道:“正是。陛下。不過這第八版以民議官,只怕會惹來朝中大臣的不滿。”
這一點,趙頊自然是心知肚明——多一個地方監督他們,朝中大臣肯定會不滿。他想了想,一面覺得這樣做可以有人監督那些官員,未必不是好事;一面又覺得朝廷的威信似乎頗受影響,而且萬一這些報紙誹謗的話,影響更壞……一時竟是拿不定主意。他看了石越一眼,道:“卿有什麼好建議,與朕說來。”
石越欠身笑道:“陛下聖明。桑充國與臣其實有兄弟之情,但是他這次創辦《汴京新聞》,臣並不以為然……”
趙頊打斷了石越,奇道:“這是為何?朕以為這報紙很好。朕在宮中,出去不易,難知民間疾苦。這報紙能將民間之事一一寫來,還有這些叫什麼‘廣告’的,有酒的價格,糧食的價格等等,朕讀了這些,便知道民間是什麼情況。這報紙還可以向百姓介紹朝廷政令,雖然略有嫌疑,然而也是教化百姓之意……”
石越見趙頊滔滔不絕說來,倒似比自己更維護這報紙,心裡不禁好笑。不過這報紙現在制約的是朝中的大臣,皇帝又很年輕,對新鮮的東西抱有好感,倒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好不容易等皇帝說完,石越這才回道:“陛下真是聖明。報紙這個物什,說白了一方面是為百姓說話的,另一方面則是為朝廷說話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使下情上達,上情下達,而使奸吏不能從中欺上瞞下。再不能一手掩盡天下人耳目,報紙便是民間之耳目。但是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趙頊點了點頭,說道:“卿說得有理。且說說這弊又在何處?”
“這報紙的弊端,其一,是免不了議論朝政,有時就免不了要損害朝廷的威信;其二,這報紙說的話,未必就一定可信,難免沒有激憤之辭,不實之語;其三,報紙未必不會被奸人所利用。而報紙流傳極廣極快,有這些弊端,就是隱患。”
趙頊這時又覺得石越所說有理,不由問道:“可有良法絕其弊,留其利?”
石越不覺笑了笑,順著皇帝的話頭說道:“臣有幾個方法,不知道是否可行,請陛下聖裁。”
“愛卿且說。”
“陛下,臣以為,要除其弊,則不可斷然取締報紙,否則難免為後世所譏。報紙雖近古以來沒有聽說過,但說到底,也是民意,也是清議,防民之口,終非明君智者所為。所以陛下欲除其弊而留其利,實是英明。而要除其弊,其要點莫過於預防。而預防之策,其一,是立法,臣以為可以制訂《出版管制條例》,什麼事情不可以說,什麼事情不可亂說,都要規定得一清二楚,違者則有各種懲罰。而其要點,則是既不過於煩苛,又不可以過於簡略,養成民間士風氣節,凡讀書人皆能以天下為己任,這才是最要緊的。其二,則是報紙不能只有一家,只有一家,容易被人控制,受人利用,有人挾清議來要挾朝廷,也不可不防。所以不如朝廷以開明之姿態,鼓勵天下士民興辦報館。一方面可以借報紙教化天下百姓,一方面使報紙互相制衡。”石越這些主意表面很保守,又要管制報紙,又要制衡報紙,其實卻不過是以退為進之計。若依了這個計劃,則天下報紙叢生,風氣養成,結果誰能預料?
。 想看書來
第七章 離間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