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袋,回頭朝我一笑道。
-------------…
“何事不妥了?”我蹲李叔叔跟前好奇地問道。“不妥者,還在是土地的問題上,方才老夫正跟你言,遼東之地,可解我大唐土地兼併百餘年之憂,眼下細想,這自由買賣,是一個極大之破綻。”
“岳父大人所憂極是。”我一愣,旋及贊同道,看樣子李叔叔在自戀的同時,並沒有失去理智,很清醒,也很明白他在做什麼。在遼東這種地方,如果實行土地買賣的話,只會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大地主、大莊園經濟的迅速出現。大量的土地會透過各種手段集中到各個關中、山東大家世族、以及豪門勳貴的手中。這樣一來,百姓同樣會在十餘年後無可耕之地。
不過,有一點我早就注意到了,唐代前期,在農業恢復和發展的基礎上,手工業和商業也日益發展和繁榮起來。工商業發展迅速,特別是紡織業十分發達,中國的絲綢和其它物品,沿著有名的絲綢之路,遠銷到西亞。唐代的陶瓷業,當時聞名中外,尤其是唐三彩陶器的絢麗多采以及塑工的高超技巧,都是我國藝術寶庫中的珍品。唐代完成了由陶器向瓷器的過渡。江西景德鎮的瓷器,有假玉器之稱。
不僅官營手工業有了很大的進步,私人手工業門類也日益增多,包括紡織、採礦、瓷器、銅器,以及紙、筆、墨、硯等的製造,不僅形成了行業,且生產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如紡織業中宋州、州的絹、益州的錦、揚州的錦袍馳名全國。由於全國的統一,商品流通日益活躍,在全國形成了許多商業城鎮,長安東市有“三百二十行,四百立邸,四方奇珍,皆所聚集。”唐朝後期的商業較前期又有發展,江南城鎮杭州,其城“駢二十里,開肆三萬室。”由於商品的繁多,交易的發達,為工商稅收入奠定了基礎。唐代中期以後,財政一度緊張。此時鹽、茶、酒稅、礦稅、間架稅的開徵,以及借商等措施的採取,無一不以工商經濟發展作前提、茶、酒稅、礦稅、間架稅的開徵,以及借商等措施的採取,無一不以工商經濟發展作前提……此外,唐代的造船業、冶鑄業也都十分發達。與此相適應,唐代的商業繁榮,對外貿易有了發展。當時全國有很多大小不等的商業城市,揚州、益州等城
國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廣州是當時最大的海上貿易》+波斯灣之間,中外商船往來不絕。內地水路運輸更是繁忙,就曾經有大臣向李叔叔進言:“天下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漢,前指閩、越,七澤十,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鉅艦,千萬艘,交貿往還,味旦永日”。
唐代由於工商業發達,工商稅的稅種、稅目也不斷增加,為國家增加財政收入奠定了物質基礎。貞觀十八年的時候,國家一年的國庫收入有近半是從商稅中獲得的。當然,戰爭賠款不能算在其中,不然的話,光是這一年多來所獲得的戰爭賠款,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大唐兩年的國庫收入。
我記得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曾經看到過了篇關於古代經濟的評論,具體是公元多少年我忘記了,不過那個時候正是北宋時期,當時北宋稅賦總收入共有七千多萬貫,其中農業的兩稅不過是二千萬貫多一點,佔比例不過百分之三士,而工商稅已經接近五千萬貫,國家稅賦總收入的百分之七十。構成國家財政收入主體的,已經不再是農業,而是工商業了,宋朝已經走出農業文明瞭,宋時中國的農業社會已經在開始向工商業社會那邁進了。
“陛下,小婿倒是有兩策可限制土地買賣,只是其中的條條款款,需要多加商詮,另外,耗時也久。”我舔了舔嘴皮子,瞅著李叔叔,心裡直打鼓,不知道這一劑猛藥能不能讓李叔叔同意。
“哦?你且說說,老夫可以斟酌一二。”李叔叔並沒有像方才那般的激動,冷靜了下來,注視著我言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