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而勃那爾斤連連向這幾個孩子出聲誇讚,倒讓他們臉上頗是有些得意之色
第864章 音樂之路
著他們的身影,李治輕嘆了聲:“便是宮中的教坊,如此人物,俊哥兒的弟子都能如此,這著實讓小治越加地看不出您的深淺了。”
“公子能調教出這等佳徒,看來昔日我父誇讚賢弟非常人所能看透之異士,此言原本不信,今日方知不假。”精通音律的魏叔玉撫掌長嘆道。
這話我有些臉紅,不過旋及便釋然了,畢竟,程鸞鸞是我的婆娘,夫妻之間,自然不用分你我,她編輯的曲子,她教授的琴技、琵琶和洞簫,讓我的弟子來演奏,這說明什麼?嗯,至少軍功章與本公子的一半。
“呵呵,諸位莫要誇得太過了,免得這些徒兒心生自傲,藐視天下俊傑。”我心中雖喜,不過依舊擺出了一張嚴肅的嘴臉說道。不過,諸位友人依舊誇讚不絕,這倒讓我有了個念頭,以後曲江書院開學之後,乾脆也整一個音樂大賽,不僅僅能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同樣也能提高能人智士們在音樂上的創作。
另外,家中的音樂大師程鸞鸞,正在考慮我跟她商議的辦法,如何能將古代的音樂,利用樂譜的方式,源源本本地記載下來,以供千百千後的後人彈唱,中國古代的樂譜譜式中那種提示性多千明晰性,含蓄性多於嚴密性的象形簡筆,浸透著中國審美精神的獨特之處。
先秦美學中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魏晉佛禪中的“不立文字。直接人心”。民間傳承習慣上“口授心傳、耳提面命”的實踐精神都程度不等地體現在中國古譜節奏記寫“點到為止”,旋律繁簡足以備忘地方式之中。
可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使得我華夏古代之名曲能流傳至千百年之後世地可謂是少之極少,至少我能聽到過的止有寥寥幾首。可是轉過頭來,如今大唐流傳風行地曲調不下數百首,而且許多都是經由了千餘年之名曲。若是不能錄下來。寄予後世之人,讓他們明白我古代音樂人材和資源,瞭解我華夏文明的古代音樂發展史,那絕對是一大憾事。
我信奉地格言就是:從我做起。別人不願意做。或者是別人不屑做,又或者是別人沒有這個主動意願去做。那麼,就由我來做。
----------
為了收集和保護古代的音樂史料,我同樣耗費了大量的錢帛,但我願意。另外,程鸞鸞在音樂上卓越地造詣,過目不忘地本領,讓我對這一項工作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最主要的是程鸞鸞這個音樂天材聽了我的想法之後,恨不得把我撕碎了揉進她地心坎裡。我的這個想法,為覺得自己無所事事,整日只知道彈琴奏曲。教養弟子地程鸞鸞找到了一個奮鬥畢生的目標。
本公子娶了這麼個音樂天才兼性感嬌嫩的美人兒當婆娘。在她的日夜薰陶之下。對於樂理自然也是大有進步。而且透過了我地理解,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與之後世的簡譜1、2、34、567|;(還原成樂曲的十分方便的音樂簡譜產生了強烈地興趣,在她的追逼之下,我也只能把我那些可憐地簡譜知識拿出來半顯,加上程鸞鸞自己在音樂上的天份,終於花了近半年的時間,還算是完成了創作發明簡譜地工作。
而且。亦按照我地發音多、來、米、發、梭、拉、西,作為基準音。比如今天地這一首樂曲,就是程鸞鸞嘗試使用簡譜創作出來地一首試曲,被程鸞鸞命名為《離曲》。
“《離曲》,正切合曲意。古代沙場之徵戰,家破人亡不知多少。將士為家國立業建功的輝煌背後,隨又能忘記那些家中苦候征戰沙場浴血搏殺地將士。”魏叔玉長嘆息了一聲,周圍之人都顯得有些默默,不過這時候。又有一聲輕笛悠然響起,竹絲之聲綿綿而不絕。如同牧童驅牛戲水,一派小橋流水人家之境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