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頂多就是跑倆個小馬車的寬度,換成現代的小汽車來走的話,倆輛車都不夠並行的。
街道上汙水橫流,行人衣衫襤褸,大多數人都衣衫破舊,鮮有能見著衣衫沒有補丁的明朝人。而且行人面色多菜色,站在現代人的角度上看,都tm的有嚴重的營養不良。整個形象和現代那邊的西方難民營式的!
一點點現代人的好奇心,頓時就消失的乾乾淨淨了。
讓朱子龍有一種回到了,新中國剛解放前的感覺。哦不,應該是還不如呢!
沒電,沒網路,沒有穿絲襪的美女在街道上走來走去,甚至於連一個公共廁所都沒有。真tm的,這種地方對現代人來說,還真是折磨啊!
等轉了個彎,再看了下一個路標。
好吧,賀子龍知道了,自己誤會了。
原本剛才那個城口,不是這座大城池的正門,而是一處小後門。因為靠在海邊特殊地形,故而從這一區域進入其中的地方,也是設施簡單了些。
但是現在慢慢進入其它城中區域後,就繁華了許多。
路人的古人也多了許多,看服飾很像是明朝服裝。
少時!
賀子龍將頭腦之中的雜念暫時放下,再抬頭,亦然發現自己來到了一處雜亂的市集入口。
“牙行?”賀子龍輕輕的唸了出來。
(牙行一詞始見於明代,是中國古代和近代市場中為買賣雙方介紹交易、評定商品質量、價格的居間行商。)
平時以經營牲畜、農產品和絲綢布匹等散裝手工業品為主。也有居間包攬水運僱船的,稱埠頭。到明朝後期,因為特殊情況,也出售願意為奴為婢的人!
看來這仙海島上,還真是有大量的明朝後人不成?
有意思,有意思。就當是山寨古代一日遊吧。
嗯,在這沒有銀子可不行。
賀子龍進了一家店面,發現裡面出售一些土製鏡子和珍珠。於是,就有普通話問他們收不收貨。
(之前聽路人說話,發現他們用的正是中國官話。)
官話(mandarin)最早是對官方標準語的稱呼。漢語官方標準語早期稱“雅言”,明清稱“官話”,1909年開始稱“國語”,1956年大陸開始稱為“普通話”,而“官話”一詞則被用來指代“官話方言”
當十幾分鍾後,賀子龍從這家店裡出來時,亦然懷裡多了一張500兩的銀票。
同時,他也瞭解到了,這樣的城池還不止一座。
統治者也自稱皇帝,國號正是大明。
按這海島上山寨大明的物價水平,1兩銀子=1貫銅錢=300元人民幣左右。
等到賀子龍在這城池中的酒樓,集市,等多處地方轉了個多次後。大概的歷史情況瞭然於胸了!
原來,這仙海島上的古人真的全是明朝人。
當朝皇帝正是當年中國大陸明朝時期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文的後人!
幾百年前的明朝時,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藉口發動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戰鬥,朝廷軍隊最終難以低檔強大的燕軍,朱棣率軍攻進了南京城。
建文帝建大勢已去,決定自盡,就在千鈞一髮之際,一個明太祖的親信太監突然跳了出來,他告訴建文帝,太祖(朱元璋)臨終前曾交給他一個箱子,並告訴他危急時刻開啟可保住性命。
眾人急忙取來箱子,開啟一看,裡面有三套袈裟,三張度牒(古代和尚的身份證),還有僧鞋,剃刀等物,三張度牒上分別寫著應賢、應能、應文。
應文自然指的是建文帝朱允文了,應賢、應能分別是指近臣楊應能、葉希賢,眾人立刻七手八腳將三人的頭髮剃掉,幫他們換上袈裟,僧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