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好訊息傳來,他們的申請得到了交通、土地、水利、林業、環保管理部門批准,政府同意出資修繕這條路。

搖光和村長都非常激動,村長奇怪的喃喃,“我們運氣真好,竟然這麼快就審批過了,還以為最快也要明年才能修。”

“不管怎麼樣,路越早修越好。”搖光心裡有個猜想,但他不準備說出口。

政府派的施工隊很快就進駐了上林村,村長給找了住宿的人家,就在馬路邊。

主家是一對老人,兒女外出打工了,家裡就剩年邁的老兩口了,日子過的緊巴巴的,人都是勤快人,家裡收拾的乾乾淨淨的。

村長跟包工頭商量好一天給六十塊錢,租兩間房子,一間當廚房,施工隊裡有一個女大廚,負責給他們燒飯,一間是給工人住的,住到工程結束。

開工那天,搖光早早地起了床,喝了杯熱水就去路口了,看著那熱火朝天的修路場景,他心裡是非常開心的。

施工隊的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有的在開車剷車剷除路面的障礙物,不夠寬敞的地段挖掘機在往寬挖,有的拿著鐵鍬往平整墊,還有的在測量和標記施工路線。

沒一會幾輛三輪拉著磚來了,磚窯在榕城南邊的一個小鎮上。

拉磚的師傅說,“磚是剛出窯的,還是熱的。”

他邊說著,邊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汗珠,那汗水在他被陽光曬得黝黑的臉上劃出一道道痕跡。

“這剛出窯的熱磚,可不好搬吶。”他皺了皺眉頭,眼神中透著一絲無奈,“但咱這活兒也不能停,工地那邊還等著用呢,緊趕慢趕還是耽誤到這會了。”

說完,他深吸一口氣,操縱著三輪直接把磚都倒在路邊。

站在一旁,能感受到那撲面而來的熱氣。

“這熱磚雖說燙手,可質量好啊。”師傅跳下駕駛座,緩了口氣說道,“剛出窯的磚結實,鋪出來的路也牢固。”

“咱幹這拉磚的活兒,就得保證磚及時送到工地。”他一邊把倒磚時飛遠的磚撿回來一邊唸叨著,“不管天有多熱,磚有多燙,都不能耽誤了工期。”

搖光聽說包工頭跟拉磚的師傅說好的,按一塊磚一毛八算,這個價格在這算是便宜的,也就是這種常幹工程的,才能商量成這個價的。

“等用這些磚匝出來的路,肯定是又平坦又結實。”師傅笑著跟來看施工隊開工的村民說,“之後走在磚路上就知道舒坦了,再也不怕下雨了。”

伴隨著施工隊伍浩浩蕩蕩地入駐,上林村原本寧靜祥和的氛圍瞬間被打破,村民們猶如平靜湖面投入石子般,逐漸變得熱鬧而活躍起來。

尤其是如今正值農閒時節,大夥兒更是閒不住,紛紛湊上前去,好奇地圍觀那些辛勤勞作、忙得不可開交的身影。

他們成群地聚在一起,興致勃勃地談論著這條即將修好的道路將會如何徹底改變他們的生活。

每當這個時候,村長便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他時不時就會被心急如焚的村民們團團圍住,追問個不停。

“這路啥時候能修好啊?”

“等路通了,咱們村是不是就能像隔壁那樣迎來大批遊客啦?”

面對鄉親們熱切期盼的目光和連珠炮似的問題,村長總是耐心解答,並信誓旦旦地保證一定會讓大家過上更好的日子。

與此同時,村裡的男女老少都對那些擁有眾多遊客光顧的村莊充滿了豔羨之情。

看著人家輕輕鬆鬆就能賺到大把鈔票,過上富足舒適的生活,自己卻只能守著這片土地辛苦耕耘,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心中難免有些不是滋味兒。

於是乎,修路這件事不僅成為了全村人關注的焦點,更承載了他們對於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