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為什麼?”“對呀,為什麼呢。”(第3/4頁)
章節報錯
沒有辦法。
被勞苦大眾口口相傳的“改變”,卻是閉口不談的沉默之基;卻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沉淪、麻木;卻是甘願或被迫被各種束縛控制的恐懼?
哈哈哈,只能說,這些老生常談,各有各的想法的現實———太經典了。
這算是什麼改變呢?
算是什麼呢?
仍舊是拿學校來比喻。
一切為了輕鬆!
然後就把高考生的所有不輕鬆、所有理念上的放輕鬆,都扔進所規劃出來的這個“輕鬆”的範疇內了。
把不輕鬆定義為輕鬆不就好了嘛。
那這真的輕鬆嗎?
這可太輕鬆了,學校可太輕鬆了。
學生還不是得聽學校的?
隨便借用個別的升學率高的學校的管理模板就可以了。
管你合不不合理呢?
管你是不是南橘北枳呢?
只要是好管理的校規校紀,運用起來,那是多麼省事呢~
學生隨便叫~
有用嗎?
都不用學校和老師制止,家長會率先壓迫,親戚會統一模版的攻擊噠~
因為大部分家長的思維已經固化了哦。
他們心裡其實已經預設著就該這麼活著。
當孩子問他們:“我有哪裡不對”,的時候。
他們解釋不了,就只能含糊的說:“你…你這樣就是不對!你就是不能跟別人不一樣!”
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彆扭,同樣也想讓別人跟他們一樣彆扭。
如果社會的本質是程式的話,那強行脫離程式的控制便成了一種罪。
…
說些偏激的話。
人總渴望擁有並炫耀什麼,而當他們奮進半生,卻仍然壓力纏身卻仍是一無所有時,則會起身回望———渴望他們的不幸。
覺得自己的不幸便是常態,從而無意識,或者說是習以為常的,也想讓自己的孩子走上老路,想用此來突破當初的那個年少的“自己”,想證明當初的“自己”沒有做錯。
但不能以偏概全,因為還有一部分家長並不會有這麼高交流意願。
因為……雞看到雞蛋被拿走是不生氣的———沉默久了,開口就成了負擔。
而這就是一部分巧妙的矛盾轉移,由外部,很自然的轉到了內部。
哎呀,當然啦~在此過程中學校可是沒有一點點過錯捏~
萬一出了事可都是家長的責任哦~
畢竟,是家長親自動的手嘛~
對不對?
…
呵呵……
實在是太棒了,太精彩了。
嘴上說著讓學生紮起辮子,帶著希望展望未來;實施起來卻讓學生重新紮起了舊時代的辮子,把歷史的車輪敲碎,換上草鞋又觀起了封建的荒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種規範、這種管理,難道就是為了下一代好嗎?
為了完成人生使命的父母,不管孩子的感受,強行讓自己心裡舒服。
為了襯托自己的付出,還時常扮演悲情角色,讓孩子感覺到愧疚,以此方式想讓孩子“覺醒”,想讓孩子奮發圖強。
隨處可見啊。
(ps實在忍不住了:“不是……我他媽的,你家孩子出生是為了給你還債的啊?還他媽覺醒?覺醒到給你氧氣管拔了啊?真他媽的沒點逼數嗷,自己幾斤幾兩不知道啊?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唄,非得拿個破木頭棒子使勁戳自己孩子的屁股蛋子,想讓他爬高點,這有意思啊?”以上言論均由古顏提供,與本人無關,哦~)
現在的社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