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郡主點頭示意也不說話,費神醫因為楊仙茅的到來,也就岔開了對花有影的訓斥,甚至還讓他坐了下來。

費神醫說道:“楊仙茅,我們做的作業是,如何理解《內經》裡‘上盛則氣盛,下盛則氣脹’這句話?班上的同學能做出滿意回答的沒有幾個,我剛才還沒有講最後的答案,楊仙茅,雖然你剛來,但是老夫覺得你的水平還算不錯,你能不能談談你如何理解這句話?當然,你談不上來沒關係,畢竟你剛回來,如果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出來,即便答錯老夫也不會責罰於你的。”

這費神醫在之前已經聽說過,楊仙茅跟三司副史的兒子左京生的事情,也從姚院判那兒知道這位楊仙茅背後有人撐腰,而這個人來頭很大,因此費神醫對楊仙茅說話也非常的客氣。

楊仙茅想不到剛一回來就被提問,不過對於內經已經爛熟於胸,又看過許許多多關於內經的論述。對費神醫提到的這個問題,只是在腦海中略一盤旋,便找到了相應的答案,這個答案並不是統一的,因為關於這句話的不同理解,觀點不同,含義就不一樣,楊仙茅一時不知如何取捨,於是低頭沉吟。

費神醫臉上的笑意漸漸消失了,他皺了皺眉說:“難道這麼簡單的問題,楊仙茅你答不出來嗎?”

楊仙茅沉默著,還是無法決斷該用哪一種。這時費神醫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他的性格就是這樣,很是急躁,也正是因為有這種性格,所以他原來在開補習班的時候,針對學習差的同學,他根本懶得理睬,也不指點,而現在他的脾氣又犯了,於是雖然先前說的很好,可真正見楊仙茅答不上來時,他又有些生氣,便把頭一扭指責坐在旁邊的高參林說道:“高參林,你來回答。”

高參林站起身揹著手朗聲道:“這句話中的上和下是指的三部九候遍身診法的上部和下部之脈。也就是說,邪壅於上,人就會感到喘滿,邪滯於下,腹部就會脹滿。”

費神醫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目光緩緩移到楊仙茅身上說:“楊仙茅同學,你聽清楚了嗎?”

楊仙茅淡淡一笑說:“我剛才之所以沒有回答,是因為這句話的理解其實有很多種,至少有五種吧,我一時不知道該說哪一種,因為之前沒有細細考慮過這個問題,現在老師既然提了,那我便說吧。”

費神醫濃眉一挑說:“哦?竟然有五種之多,你說來聽聽。”

“第一種,這句話中的上是指的寸部,下是關尺二部的脈。我剛才經過審視之後,我覺得這種觀點是相對而言最有理的。”

這話一出費神醫不由驚駭的瞪大了眼睛,捋著鬍鬚瞧著他,思索片刻,說道:“你這話倒也有幾分道理,只是可有出處?”

“當然有,我看過的好幾本醫學典籍裡都有這種說法。”

費神醫又說:“那剛才高參林所說的三部九候遍身診法的上部和下部之脈有什麼問題嗎?”

楊仙茅說:“這段文字單純從這句話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對經文的理解必須要聯絡上下文,不能斷章取義。整個這一段說的是氣口,也就是寸關尺三脈,而沒有涉三部九候遍身診法。這種觀點撇開這一段文字的上下所說的物件,而直接轉而說三部九侯遍身診法。就偏離了上下文所說的內容,因此這種觀點是不可取的。”

費神醫自己實際上是贊同高參林這種觀點的,他沒想到楊仙茅居然另闢蹊徑,說出來一個新的思路來,費神醫一時有些發懵,不知該如何說是好。

高參林眼中露出驚訝之色,瞧向楊仙茅沉吟片刻,說道:“楊兄臺,你剛才所說這句話有好幾種說法,其他幾種是什麼呢?”

楊仙茅說道:“另外幾種裡第一種說,上指的寸脈,下指的尺脈,第二種觀點指的上也是寸脈,下則指的是關脈,第三種上指的是寸脈,下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