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堅持穿著白衣素服上朝,這讓朝中上下,以國喪的形式祭奠徐皇后整整長達一年。

老朱棣猶記得,徐妙雲垂危之際對他說的話:當今天下雖說太平,不用兵甲,但民生並沒有完全恢復,希望陛下多加體恤。在用人時,要廣用賢才,明辨是非邪正。教導子孫以學業為重,對宗室以恩義相待。

並且格外提醒朱棣,在她死後,千萬不可以大肆封賞她的家人,以防外戚干政否則她泉下不寧。

縱是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她還在時刻叮囑著朱棣要做一個好皇帝。

正如馬皇后崩逝前對朱元璋說的話: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

大明的前三代皇后,馬皇后、徐皇后、張皇后,無一不是名傳千古的一代賢后,直到孫氏出現,這大明後位的路子就開始歪了。

再往後的大明皇后,再無人有資格稱得上一句賢后之名。

老朱棣更是記得,徐妙雲在自己懷中閉上眼的最後一刻,用盡最後力氣說出的最後一句話。

‘殿下,妙雲好想,好想和你再回北平看看。’

在最後的時間,他不再是那個九五至尊的永樂帝,他只是她的殿下,正如當年他們初識一般。

他們共度三十載的家,在北平。

她想,回家看看。

史載:帝悲慟,為薦大齋於靈谷、天禧二寺,聽群臣致祭,光祿為具物,帝亦不復立後。

“這位是?”

此時,小朱四帶著徐妙雲來到了老朱棣的身側,得意的介紹。

“妙雲,此人可厲害了,他就是我和你講過的,四十年後的我,那位南滅安南,北逐蒙古,為大明擴土萬里的永樂大帝。”

當聲音響起的這一刻,老朱棣的脊背,這位永樂大帝的肩,明顯一顫。

老朱棣緩緩折過身,當他看見徐妙雲那張熟悉又年輕的臉龐時。

縱是早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縱是無數次告訴自己這不是自己那個世界的妙雲。

可終究,思念打敗了一切。

褶皺雙眼,剎那通紅。

“父皇,母后,我先回去了。”

他看向老朱和馬皇后,不敢再看徐妙雲,行了個禮風鈴搖動,老朱棣的身影,從這主堂消失。

徐妙雲亦是一愣,從剛才那短暫的一望中,她望見了無限深情,望見了無盡思念,望見了無數藏於心間而不得言的話語,望見了滄桑孤獨。

她下意識看向身邊的小朱四。

“殿下。”

“啊?”

小朱四一愣,看向徐妙雲,眉間露出疑惑。

“答應我,往後走另外一條路,我不要你活的那麼累。”

…………………………

閣頂雅間。

季伯鷹坐在桌案前,這案上的筆墨都早已經是準備好了。

拿起手中筆,季伯鷹於這宣紙上揮毫落筆。

洪武:徐達、常遇春(待召)、宋濂。

小朱四和阿標,都隸屬於天子儲君之列,不需要佔用白名單的名額,而常遇春在季伯鷹要召醒的英靈之列,自然也要加入白名單。

畢竟是無人可擋的常十萬,這是名將培訓班不可缺的教員。

正當這時。

“主人~”

憐香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進。”

咿呀~

門緩緩被推開一個小縫,憐香踩著蓮步來到季伯鷹身畔,俯身將樓下的情況快速說明。

‘徐妙雲。’

季伯鷹微微一頓。

“嗯,好生招待。”

“遵命~“

行禮,憐香退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