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猴急的老朱!文武分治!(求月票!)

隆慶朱載坖的這般話音剛落。

眾天子儲君,都是緊皺眉頭。

其實,朱載坖說的這話也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在當倭國處於戰亂的那幾個時期,比如倭島的戰國時期。

由於島上長期打仗幹架的都是男人,雖然大多時候爆發的都是村級戰爭,但是這幫倭奴打架還是夠狠,有時候乾的狠的,一次都得死半個村,半個村都成寡婦了。

久而久之,倭島上的男女比例自然就失衡了,倭女必然是比倭男要多。

“我是這樣想的。”

“從倭女中挑選姿色上等者,充入教坊司。”

“其他剩餘的,可以效仿昔年太祖爺設立秦淮十六樓,以朝廷名義在全國十三道各地開設酒樓,這樣必定能為朝廷帶來一筆極為頗豐的收入。”

付錢耕田,素來是一筆無本萬利的暴利買賣。

說完之後,朱載坖屏住呼吸,略顯忐忑的等待著來自於祖宗們的審視。

“嗯,這法子,倒也不無不可。”

老朱沉默了片刻,微微點頭。

他當初之所以設立秦淮十六樓,本質上就是為了增加朝廷收入。

而這秦淮十六樓,說白了就是官方勾欄。

老朱棣等一眾天子,眉頭皆是微微一皺,不過也都並沒有表達什麼不同意見。

畢竟在這個時代,女子在一定程度上,其實就等於是貨物,是可以明碼標價的,更別說倭女這種異族女子,從等價物上來定義這些倭女,是戰利品。

大明每一次出兵征伐或是平叛地方,有一個不成文的慣例,平叛統帥在班師回朝的時候都會從當地搞點土特產帶走,一部分呈給朝廷,一部分留著自己送禮打點關係。

這個當地土特產,其中就包括被平叛地的一些少男少女。

少男不用說了,都是一刀割,比如三寶太監。

而少女,長相優異的則會被獻入宮中。

甚至這種慣例,還改變了大明的歷史走向。

比如,弘治帝朱祐樘的生母紀氏。

成化初年,大藤峽之地土司叛亂,成化帝朱見深以韓雍為帥,發兵廣西平叛。

韓雍在成功平定叛亂之後,班師之前,依照慣例從當地選了點土特產送往京師,這土特產中就包括這位弘治帝的生母紀氏。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待問題。

那朱載坖的這個提議,將倭女盡數沒為娼女,用來給大明財政創收,其實倒也不是什麼稀奇事,甚至是於國有利。

季伯鷹看了眼朱載坖,沒有在這件事上多說什麼,只是給了他一個坐下的眼神。

倘若是站在後世人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這必然是不行的。

畢竟這耕田交易是違法的,而且馬克思從根上就不允許這玩意的存在。

但這裡是大明,現在是君主專制的時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

而且其實這個時候的倭國,能篩選出來的優質女子,屬實真不多,普遍來講的大齙牙、羅圈腿,應該是佔據主流外貌。

“倭島倭女之事,你們各自看各自的情況去安排。”

“有一點在這裡稍微提醒一下,大明未來在手工業上的發展,同樣也需要很大一部分的勞力,在半工業化的程序中,其中的產能不足都可以由女子來擔任。”

季伯鷹說完,等於是結束了這個話題。

接著又是想到什麼,目光掃了眼在場的這幫一眾天子儲君。

“你們誰還有問題要問?現在都一次性問掉。”

雖然課堂上允許學員發問,但也不能這般動不動就打斷,你一個我一個的頻繁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