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二聖’作為理由,以此來標榜一下完顏構也是為了自己的皇位穩定,迫不得已做出的選擇。

順帶再為完顏構洗白一下,畢竟這也是南宋開國之君。

可縱觀整個南宋開國史,完全就是一段跪著的屈辱史。

並且有一說一,將‘迎回二聖’摁在岳飛身上,這只是後世各種影視化著重的噱頭而已,因為當初第一個提出要迎回二聖的並不是岳飛,而是完顏構本人。

岳飛也不是武將中唯一一個堅定要迎回二聖之人,韓世忠、劉光世等人,當年可是一個比一個叫的歡。

而且隨著完顏構後來絕口不提迎回二聖之後,岳飛也是很知趣的改口了,將‘迎回二聖’改成了‘迎回天眷’,在稱呼上把徽欽二帝降格了,向完顏構表明了自己的忠心,打消完顏構的忌憚念頭。

岳飛之所以能夠在南宋朝廷快速崛起,從一個小卒成長為岳家軍統帥,並不只是單純因為戰功,高情商、會做人,這一點也很重要。

史書上記錄的很清楚,嶽武穆的對上管理工作做的很好,不論是和完顏構還是和自己的直屬領導關係,都很不錯。

再者。

在那個特殊時期。

堅定迎合二聖的概念就等於是堅定收復失地的概念,收歸舊土、這是任何一個武將都應該信守的信念才對,若是連武將都不願死戰復土,都如張俊那般見風使舵,那還玩個der。

說完顏構只是因為岳飛要迎回二聖,因為害怕二聖歸來動搖自己的帝位而對岳飛動殺念,那純屬是電視劇看多了。

之所以完顏構最終堅定了要殺岳飛之心。

原因,很可能有這麼三個。

第一個,岳飛實在是太能打了,岳飛在北國百姓心中的威望也是極高,以及岳家軍的組建特殊性,南宋各軍雖然都掛著中央軍的名義,但實際上都是地方武裝部隊,統帥聽命的時候是朝廷軍隊,統帥不聽命分分鐘可以變成割據軍閥,而大宋立國以來就是重文抑武,麾下有這麼一個能打的將領在,完顏構怕哪一天岳飛反了、岳家軍失控,自己好不容易搞下的半壁江山,直接就改姓岳了。

第二個,隨著金國流露出議和之念,南宋朝廷主戰派和主和派之間的矛盾迅速激化,秦檜作為金國實名認證過的幹孫子,作為金國乾兒子完顏構的第一走狗,要想壯大自己的主和派,為完顏構徹底開啟議和局面,就必然要打壓以岳飛和韓世忠為首的主戰派。

最後一個,這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最可能讓完顏構決定痛下殺手的原因所在。

第三個,完顏構命秦檜和金國秘密議和期間,很可能金國開出的答應議和條件之一,就是殺了岳飛,畢竟滿神裝的岳飛後期越戰越勇,橫掃北國數十城,把金軍摁在地上狂揍,朱仙鎮一戰更是把金軍屎都打出來了,簡直就是金軍剋星,金國方面也怕哪天岳飛一開大,直接梭哈、學一把冠軍侯霍去病,來個長驅直入把金國都城給點了,到時候哭都沒地方哭去。

金國會在議和條件中加入這一條,並不是沒有可能,就像金國在議和條約中加一條針對秦檜的‘不可無罪去宰相’一樣。

當然。

在各種史料中,完顏構被描繪成受了蠱惑。

還是有必要在這裡多說一句,完顏構這位YW哥,或許很慫,但從他能夠在亂世之際,輕而易舉收歸各將手中兵權就能看出,這完顏構帝王權術不一般,絕對是個很有腦子的聰明人。

這種人,一直以來都是扮演著獵手的角色,絕不會允許自己成為別人手裡的槍。

所以岳飛之死的鍋,究竟該誰來背,君可自辨。

季伯鷹腦海中飛速掠過一些關於岳飛之死的資訊。

眼角餘光,微微瞥過旁側的趙大等趙家莊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