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話鋒一轉,直接就寫“延熙八年,後薨”——“蜀漢皇帝劉禪繼位8年以後,太后死了”。
死了?怎麼死的?病死的?老死的?——還是被殺死的?
一個堂堂蜀漢皇太后就這麼沒了,而堂堂《三國志》中竟然就只留下這麼一句“後薨”;至於他兄長吳懿則連交代都不曾交代,不免令人聯想到吳懿兄妹結局之慘淡。
由於蜀漢歷史極度匱乏,我們不得而知事情的本來面目。但從吳懿兄妹條件允許的遭遇上分析,他們極有可能遭受到類似東漢大將軍何進兄妹那樣的命運——甚至於還有所不如。
無論事情是怎樣發生的,但總之這場*的最後勝利者依舊是劉禪,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劉禪決不是我們表面上所看到的那麼簡單的人物。
至少,他讓某些蜀漢重量級人物——悄無聲息的從三國曆史中蒸發掉了。 。。
第7節 這年頭,收藏IQ也會貶值的
從前幾回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劉禪並非完全的昏聵無能之輩。他非但不是那種養尊處優,遊手好閒就混成皇帝的二世祖,而且更可能曾親自參與,乃至親自策劃過蜀漢奪嫡之爭,併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劉禪同志從出生到青年的那些日子,也正是劉備奪取荊州,奪取益州,登基為皇的日子;也正是蜀漢政權擴充最快,人際關係最混亂,勢力關係最複雜的日子。
他眼看著自己的父親,從小小的左將軍,掛名“皇叔”,到蜀漢天子。又眼看著請求他父親幫助的劉璋、張魯勢力,從求助者,到被所謂的“援軍”消滅。他眼看著自己的父親的嫡親長子劉封(分析見前文,存疑),只因為‘莫須有’的罪名,便被勒令自裁。
自幼喪母,父親四處征戰,從沒感受過親人溫暖的劉禪。耳濡目染的是權謀,四周充斥的是阿諛,面對的是如劉備嫡長子(推論結果,存疑)、孫夫人、吳夫人(指劉永之母,存疑)、劉永、劉理等皇族的不斷挑戰。對於任何一個常人而言,在這種環境中無外四種結局:1、自強 2、自暴自棄 3、瘋掉 4、死。
而年幼的劉禪,沒有自暴自棄、沒有瘋、更沒有死;顯然他走的是自強之路。而王者的自強之路,卻從來是踩著別人的屍骨開創的。
劉禪自幼失母,所以他要忍耐,要冷靜對待周遭事物,而沒有跑去母親懷中撒嬌的可能。
劉禪自幼與父親聚少離多,所以他要忍耐,要靠自己認識和理解這個世界,而不是憑藉父親的言傳身教。
劉禪面對父親的妻妾們,同樣需要忍耐,因為他自己的母親已經不在了,如果不與這些“後媽”打好關係,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讓他生不如死,讓他知道什麼叫“小白菜,地裡黃”。
劉禪面對他的兄弟時,更加需要忍耐,因為漢朝以儒治國,“孝悌”是必不可少的。身為皇位第一順序繼承人的他如果輕易丟掉這一點,就如同丟掉了皇位。
忍耐、忍耐、再忍耐。
我相信劉禪的政治手腕,也是在這時開始形成的。一種可能不如他老爹成熟,但是足夠保護他自己,讓自己登基為皇的政治智慧,一種忍耐的藝術——韜晦之術。
這是一種護身有術、興國無方的權謀之術,這是一種消極手段中的積極手段。
直到後來,劉禪終於盼到劉備死了……不,是先皇大行,劉禪勉為其難的登基為帝了。
於是乎,蜀漢再也沒有史官了,劉永被放逐到邊荒之地了,而吳懿兄妹(存疑),還有很多根本沒被歷史記載過的人,都莫名其妙的湮滅了。
劉禪執政了,遵循其父“汝於丞相從事,事之如父”的交代,兢兢業業地做個守成之君,任憑諸葛亮“鞠躬盡瘁”。
雖然劉禪曾被諸葛亮評價為“甚大增修,過於所望”,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