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馬,在戰場中間的十九女池附近激戰了一個多小時,不分勝負,後來中華軍派出了一個營的兵力參戰,幕府軍立刻撤退,倒幕軍一方到是佔了一點便易。而隨後的三天,雙方並沒有再發生過戰鬥。

但這樣長期對持下去,對幕府軍來說,現然是很不利的。因為幕府軍的兵力是倒幕軍的近一倍,而且補給線也要比倒幕軍長得多,因此所消耗的糧食、物資要比倒幕軍高出一倍有餘。雖然說德川幕府經過五十年的積累,到也有一些家底,但這樣曠日持久的對持,也耗不起。而雖然倒幕軍的一方在經濟實力不及幕府軍,但由於在前一階段的戰鬥中,連滅了十幾個藩,從這些藩地獲得了大量的物資,而且補給線短,物資運輸上,可以走海路,快捷省力,因此在後勤供應方面,反到比幕府軍好得多。

另外幕府軍還有後顧之憂,北方的上杉剛憲和伊達綱宗雖然說暫時沒什麼聲息了,伹很難說得準他們會有什麼動作,因此留守江戶的保科正之也不斷寫信給酒井忠勝,讓他速戰速決。

其實這些情況酒井忠勝也不是不知道,但他不敢輕易出戰,也是有說不出的苦衷,雖然幕府軍的兵力多,但他對中華軍還是非常忌殫,因此希望先擊敗倒幕軍的其他大名,然後再集中優勢兵力,來對付中華軍,但現在倒幕軍的陣式佈置非常嚴密,中華軍分佔南北兩個高點,可以控制全域性,幕府軍進攻其他大名,勢必會遭到中華軍從兩側的打擊。

而向兩翼的中華軍發動進動,酒井忠勝還沒有那個膽量,畢竟他也帶隊參加過中原大戰,知道一但等中華軍佈置好了防線之後,就很難攻破,更何況中華軍還是在山上佈陣,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地利。想要突破中華軍的陣地,幕府軍將會付出大量傷亡,現在幕府軍計程車氣本來就不高,一但再遭遇重大傷亡,豈不是雪上加霜嗎?因此酒井忠勝也十分糾結,左右為難。

當然酒井忠勝也並不是什麼都不做,這一段時間以來,他一直都派岀小股兵力,去引誘倒幕軍的大軍出戰,希望能將倒幕軍引出中華軍控制範圍,再突然増加兵力,打幾個勝仗,鼓舞一下士氣,但倒幕軍也十分謹慎,基本就是你來多少人,我出多少人,幕府軍撤退,也決不窮追。而且到了戰鬥的關建時刻,中華軍就出兵助戰,這種山區密林,其實也非常適合中華軍做戰,因為幕府軍很難發現中華軍的行蹤,什麼時候摸到了戰場來,突然就是一陣射擊轟炸,因此也令幕府軍幾乎無機可趁。連打了好幾仗,也沒佔到什麼便易。

另一方面,酒井忠勝果然就如商毅預料的那樣,也打出了策反這一張牌。在雙方的對持其間,酒井忠勝不斷派人去和倒幕軍的各大名取得聯絡,對他們曉以大義,並動之以情,誘之以利,希望能夠說動他們,重新支援徳川幕府,在戰爭開始之後,或者按兵不動,或者倒戈反擊,當然也許下了種種好處,領地、官職、聯姻等等,只要是徳川幕府能夠拿得出手的東西,全都甩出去了。

但甴於在出戰之前,商毅在這方面也做足了功課,給倒幕一方的各大名都狠搞了一記警鐘,現在也終於都起到了效果,有的倒幕大名對酒井忠勝派來的使者避而不見,有的甚致乾脆把來人抓起來,送到笹尾山的商毅大營去,表示自己的立場。因此酒井忠勝的策反攻勢也都全部失效。

而酒井忠勝也在南宮山的大營裡得知這些結果之後,也氣得頓足捶胸,不斷的大罵那些大名,都是叛徒,日奷,賣國賊,出賣日本,投降中國。同時心裡也十分鬱悶,當初徳川家康不就是用的這一招,事先策反了吉川廣家和小早川秀秋,才是取得了關原合戰勝利的關建,但為什麼輪到自己就不好使了呢?要知道自已還佔據了道義上的優勢。

其實倒幕一方的各大名不吃酒井忠勝的策反,最主要原因並不是商毅在戰前敲的那一記警鐘,而是現在的大勢,眾大名也都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