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風之所以同意的這麼爽快。

是因為魯肅分析的確實很合理。

每路大軍,都不單單只是鎮守一個任務,互相之間,都是有著關聯的。

趙風沒理由拒絕。

除非趙風能想一個更好的方案出來。

不過趙風自認,自己就算想再想幾天,也想不出比魯肅更好的方案了。

因為這個方案,不單單是對趙風的內部奏效,同樣考慮到了外部情況。

比如把薛俊和郭嘉派遣到河間國,加起來也不夠一萬大軍。

而且還是分開派駐。

這是因為,劉和當上幽州牧後,趙風雖然是在暗中把控,但也要提防劉和以後會反叛。

那麼在清河國駐兵不到一萬,既能起到提防的作用,又不會讓劉和太過在意。

畢竟一國之地,駐守一萬大軍,還真不算什麼。

劉和真要有意見,趙風以後也可以把薛俊或者郭嘉,派遣到渤海郡去。

名義上做出更改,但任務目的不變。

渤海郡要抵禦張燕的黑山軍,駐兵一、兩萬,都能說的過去。

而在代郡駐守了超過兩萬大軍,一來可以牽制劉和的大軍。

二來可以為以後收回雁門郡做準備。

當然,收回雁門郡的這個說法,自然是知會劉和的。

至少是一種說辭。

哪怕劉和不信,那也沒什麼關係。

翌日一早。

太史慈便率領四千士兵,前往了馬城。

至於另外五千士兵的兵權,則被趙風收了回來。

馬城目前是代郡唯一一個,還沒被拿下的城池。

趙風讓太史慈去,也是讓太史慈以後自由行動,打下基礎。

經過昨夜的詳談,太史慈知道自己日後要做些什麼。

歸納起來,就是去幽州其他地界,四處露臉打醬油。

以幫助百姓為主,戰事什麼的,就不會參與了。

畢竟趙風在‘攻打’代郡時,已經‘陣亡’了三萬六千餘士兵。

傷亡率已經很高了。

劉虞舊部、烏桓大軍、鮮卑大軍,也不會再說什麼。

陣亡三萬六千餘人,起碼要傷四萬餘人。

也就是說,趙風現在的大軍,基本上是人人帶傷。

你還指望一幫傷兵去打仗?

當然,名聲上,趙風的大軍,肯定也會受到影響。

畢竟攻打一郡之地,就陣亡了這麼多士兵,這說明趙風的大軍,也就一般般。

好處是讓劉虞舊部,不會太過擔心。

壞處自然是,以後劉虞的舊部,會有極大的機率,反叛趙風。

當然,這期間,就要看趙風如何透過政治手段,來解決這些問題了。

只要處理的好,還是可以降低劉虞舊部反叛機率的。

只不過,劉虞舊部、劉和,都好處理。

就是烏桓大軍、鮮卑大軍,會成為大問題。

一但沒處理好,就會變成歷史遺留問題。

要是矛盾激化了,說不定烏桓大軍、鮮卑大軍,就會把兵鋒直指趙風!

第八百六十五章 長安內鬥

時間轉眼就過去了半個月。

這半個月裡。

太史慈順利的拿下了馬城,如今在馬城駐守。

畢竟馬城不單單是代郡與烏桓族的交界,還是大漢與烏桓族的交界地,自然需要有人去坐鎮。

另外,在這一段時間裡,原本在右北平郡治所土垠駐守的田楷所部,如今已經敗退到漁陽郡泉州一帶。

而公孫瓚所部,也已經失去了幽州絕大部分掌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