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反襯方法烘托出政治的殘暴專橫,不堪忍受。這種水深火熱的狀況也許有點誇張,卻道出了一種現實:人類有時比獸類還要兇殘,比食人野獸還要殘忍。
黑暗和殘暴有如一面鏡子,它可以讓人們從中看到人性的醜惡和兇殘,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
三、儒家的理想境界
《禮記》反映思想理論的篇章,主要有《禮運》、《禮器》、《學記》、《樂記》、《大學》、《中庸》、《儒行》等,另外有借孔子答問而發揮儒家學說的篇章,如《曾子問》、《哀公問》、《表記》、《坊記》、《孔子閒居》、《仲尼燕居》等。
在這些篇章中,有孔子後學不同派別思想觀點的留存,也有墨家、道家、農家、陰陽家等先秦諸子百家思想學說滲透的痕跡,從而反映出《禮記》輯成的時代是一個對儒家各派求同存異,對諸子百家融合吸收和改造的時代。
《禮運》篇通論禮的本原和禮制的演變,強調以禮治天下。禮有“經國家,定社稷,利後嗣”的功能,“服於有禮,社稷之衛也”,“壞國、喪家、亡人,必先去其禮”。其中關於大同世界的論述,展示了儒家思想的理想境界。
開篇託孔子之口,首先描述出一個理想的“大同”社會:“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已;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已。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接著又託孔子之口,描述了一個“小康”社會:“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域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已。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這裡所說的“大同”是禹以前的社會,財產公有,天下為公,人盡其才,毫不利己,是原始的共產主義社會;“小康”則是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的時代,雖然“大道已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但畢竟是以禮治天下,是理想的禮治社會。大同社會是孔子的理想,小康社會更令孔子嚮往。
古往今來,關於“大同”社會的描述,吸引了不少進步思想家,成為人們嚮往的目標。
近代康有為寫《大同書》,視為政治改革的最終理想;孫中山提出“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口號,為鼓舞革命走向成功。
然後,《禮運》提出“修十義治七情”的命題。“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講信修睦,謂之人利。爭奪相殺,謂之人患。故聖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測度也,美惡皆在其心,不見其色也,欲一以窮之,舍禮何以哉?”
再把“禮”與“五行”聯絡起來:“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既然人是五行精氣的會聚,自然“禮”要達於“五行”,使人心之“五行”順布。
“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宮也。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五色、六章、十二衣,還相為質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