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野往後撤。拼著把河北、河東、陝西、秦鳳打爛了,也足以與宗翰、宗弼、乾順兩敗俱傷。只要拖得兩年,保得通往漠北的補給線安全,以東北、東海的人力物力支援大哥將漠北的仗打完,那時自有道理。”
歐陽適不滿道:“之前我們議事時,你不是同意了要拖的麼?”
楊應麒道:“我是說要拖,可沒說要屈膝求和來拖。用割地文書拖,不如直接用刀來拖!我已經做了最壞打算,陝西、秦鳳甚至河東都準備隨時失陷了。不過,這也只是最壞的打算,事情未必會走到這一步。但既然我們連這最壞打算也不怕了,還怕什麼?反正我不覺得大漢已經到了為局勢出賣尊嚴的地步。”
歐陽適道:“陝西、秦鳳……那趙構呢!我軍一旦失勢,趙構一定北上,那時怎麼辦?”
楊應麒道:“他不是要北上援鄰麼?若宋軍斗膽北上……”
歐陽適問:“如何?”( )
第三一六章 塘沽民心(上)
歐陽適拂袖而去後,眾大臣仍聽楊應麒安排各處事務方才一一告退。
四下無人時,折允武才道:“七叔,你這麼決定,會不會有點……有點不夠謹慎?”
楊應麒反問:“太子覺得不爽?”
折允武失笑道:“爽,我自然是覺得爽,但國家大事,總不能用爽不爽來決斷吧?”
楊應麒微笑道:“太子你覺得爽就行了。人有時候不能太委屈了自己。就算委屈了自己,也不能委屈了邊疆上的將士,不能委屈了一直高昂奮勇的部民國民。輸什麼也不能輸了軍心,丟什麼也不能丟了氣勢。我大漢有眼下這等雄吞四海的氣象不易,土地可以因戰而失,不能因約而失——以戰失,他日以戰取之則理直氣壯;以約失,他日以戰取之則理曲氣餒。今日如果我們忍氣吞聲,縱然求得一時平安,也會讓國人丟了野心——一個國家一旦喪失了野心,有時候便永遠也找不回來了。”
折允武聽得連連點頭,楊應麒繼續道:“太子,執政也好,打仗也罷,第一要義是分清楚哪些是鐵了心支援你的人,哪些是可以團結的人,哪些是註定要和你為敵的人。對於鐵了心支援你的人,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們失望;那些可以團結的人儘量團結;至於那些註定要和你為敵的人,不要手軟,該打壓的時候就打壓——內部的事情如此,外部的事情也如此。就內部而言,二哥、三哥是可以完全信任的,他們代表的是從遼南帶過來的老部民。對這批人,無論如何不能寒了他們的心。”
折允武道:“那陝西那邊呢?”
“陝西那邊,是個異數。”楊應麒道:“這些年來,中樞對西北的實質支援其實不多,而秦隴兵將卻在這特殊的形勢下形成了獨立作戰的傳統。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們不給太多的制肘,任由秦人打拼奮鬥,他們也許反而能爆出更強的力量來。從長遠來說太過放任邊遠地方是不好的,但至少劉錡、種彥崧這一代將領還值得我們信任,給他們幾年的時間,應該不會出亂子。他們雖遠在陝西,但只要我們繼續強硬的政策,這些有野心的將領,以及那些期盼著我們一統天下的邊疆將士,是會支援我們的。我這次對夏人如此強硬,除了要讓南宋君臣不敢看輕我們以外,更是要讓西北兵將知道我們的決心!因為我知道:如果我們抗戰而失去陝西、秦鳳,那裡的兵將也不會怪我們,撤到河東的會繼續在劉種的帶領下打仗,留在河西的淪陷地軍民也會翹等待我們再次西進。但如果我們割地求和,不管真割還是假割,都會讓陝西、秦鳳的將士對我們失去信心,以為我們和趙宋沒什麼兩樣,都是為了中樞的利益而放棄他們——太子,當初劉錡種彥崧進軍陝西、秦鳳,可不是因為劉種的兵力夠強,而是因為趙氏在陝西的人心已經解體,一旦我們在陝西的民心解體,那時我們便將和趙構一樣,真正地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