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大不由娘,有了媳婦忘了娘。”

太后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別人不瞭解太后,秦嬤嬤這個身邊的老人還不瞭解太后嗎?

她笑著跟太后說:“奴婢瞧著,太后雖然嘴上嫌棄,但是心裡還是高興的。”

“就你嘴貧。”

太后也笑著和秦嬤嬤打趣。

“說來,有了雲娘之後,皇上是比之前生動多了。”

“可不是,日後太后也不必擔心皇上沒有可心人陪著了。”

高宗喜新厭舊,后妃眾多。

不然也不會光能長大的兒子就十幾個了。

高宗對太后新鮮勁兒過了之後,就是盛懷安和太后相依為命。

母子二人一路走到今天,那感情自然是不用說的。

所以對於盛懷安這個兒子,太后自然是希望他能過得舒心順從的。

現在,江山後繼無人這個最大的危機也要解除了。

對盛懷安想解散後宮,獨寵一人之事,太后自然是沒有什麼意見的。

“雲娘是個好的。”太后再次感嘆。

秦嬤嬤也附和她的話。

“太后娘娘不必憂慮,您的眼光自然是不會出錯的。您現在只要等著抱孫子就好。”

??

思慮良久,太后還是選擇見一面盛嫣然。

“嫣然見過皇祖母。”

盛嫣然的父皇和盛懷安雖說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但盛嫣然父皇駕崩傳位給盛懷安的時候有囑咐盛懷安照顧好自己唯一的女兒。

而且盛懷安一直無嗣,太后年紀大了也越發的仁慈心善。

所以盛嫣然在被太后看顧的那幾年,太后幾乎是將她當做自己的親孫女看待,甚至允許她喚自己“皇祖母”。

太后笑容滿面地示意盛嫣然不必多禮。

“有了成宣之後,嫣然還能想起來進宮來看哀家這老太婆,哀家這心裡著實是高興。”

是嗎?

盛嫣然內心不以為意,面上卻是略帶羞澀的認錯。

“是嫣然的不是,日後嫣然會常來見皇祖母的,現在宣兒還小,待宣兒大些後,還可以和嫣然一起來看望皇祖母呢。”

“如此哀家求之不得。”

當真是如此嗎?

不是有了錦妃肚子裡的孩子,就將自己這個侄孫女和曾侄孫給拋之腦後了。

“皇祖母哪裡的話,是嫣然求之不得才是。畢竟皇祖母和皇叔是嫣然在這個世上唯二的孃家人。”

盛嫣然打的一番感情牌的話,瞬間讓太后看著她的目光都柔和了不少。

“你這孩子。”太后拍了拍盛嫣然的手,安撫她,“日後你還會有弟弟呢。”

想到懷孕的錦妃,太后嘴角壓制不住的上揚。

盛嫣然心中很是五味雜陳,她微微低著頭,嘴角泛起一抹苦笑。

盛嫣然的父皇和她叔叔伯伯們的皇位之爭,有多殘忍她自是一清二楚的。

畢竟她也是受害人之一,出生時就體弱,養了十來年才好一些。

更是成親了五年才有了第一個孩子。

因此她自然不想自己的孩子也步上這後塵,甚至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家會涉足到這陰私當中。

在得知自家皇叔終於要當爹的時候,也只是有些失落和不安。

因著皇叔一直無嗣,皇祖母和皇叔才對自己看顧幾分。

但若是皇叔有了孩子,怕是連自己的存在都會忘記吧。

“不止是弟弟,錦妃娘娘福澤綿長,說不定日後還會給嫣然添妹妹呢。”

“哈哈哈。”

這話算是說到太后的心坎裡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