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隴西規劃(第3/3頁)
章節報錯
劉。
劉備的劉。
第三條,徹底開啟隴西和武都兩郡的商路。武都這邊會派人去隴西,建立一個貨棧。運作模式跟武都貨棧一樣,但是開設地點有所改變。
放在隴西最西邊,主要跟羌人做生意。利用貨棧來運轉羌人的財富,從而提高隴西和武都兩郡的經濟實力。
同時也藉助貨棧,將隴西和武都兩郡打造成一個經濟共同體。到時候,劉平會推動武都、隴西兩郡的漢人發展手工業。
手工業加上本就強勢的畜牧業,可以更好的促進兩郡的經濟迴圈,以及對外貿易。
第四條,由武都出錢糧裝備,李參負責在隴西招募羌人,再組建一支五千人的騎兵隊伍。這支騎兵隊伍,將由劉備直接統帥。
同時這支騎兵會駐紮在武都和隴西交界處,作為戰略支援點,不管任何一個地方發生了戰爭,都可以快速反應投入戰場。
第五條,在隴西開設一個榷場,作為跟西北胡人交易的主要場所。貨棧畢竟都是大宗交易,或者說是官方生意。榷場卻並非如此,只要交了入場費,誰都可以在這裡做生意。
武都因為四周多山,開設榷場有所不便,所以劉平一直沒有做,眼下有了隴西,這事兒就可以做了。
第六條,武都提供工具和錢糧,讓隴西也進行墾荒政策。出於安全考慮,應該先從隴西最南邊跟武都接壤的部分開始墾荒。
第七條,為了便於雙方交流,劉備會在下辨單獨空出來一個班房,到時候隴西和漢陽兩郡都需要派人長期駐紮在班房裡。
當然了,裡面各種細節問題,也是需要商談的。劉平和李參一直聊到了後半夜,才達成了共識。
“不知道劉功曹對漢陽郡是什麼規劃?”說完了隴西郡的事情,李參很好奇劉備軍對漢陽的態度,所以便問了起來。
劉平聞言笑了笑道:“自然也是差不多的規劃。”
李參點點頭:“倒也是合適的。不過漢陽跟隴西的情況有所不同,功曹還是要下功夫的。”
劉平知道他的意思,漢陽和隴西最大的不同就是,漢陽有個涼州刺史耿鄙。
:()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