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在案,記錄了兩份。一份要放到丞相班房,另外一部分則放到地方。

地方會根據這份資料,劃定這些百姓們的耕地面積。同時也方便日後收糧食稅。

都弄完,已經是三天之後。

董川帶著卷宗回到丞相班房,將情況一一說明。

張家是非常配合的,董川幾乎沒有受到任何的阻礙。

“一共給張家留了一百三十畝地。”董川又說道:“但是也說明了,這些耕地該交稅也是要交稅的。張家也都同意了。”

“戶部張侍郎的意思是,這一百三十畝地也可以不要。但是屬下還是給他們留下來了,畢竟一點兒土地沒有,也不太合適。”

“這沒問題。”劉平點點頭:“其實按照某的想法,給他們留一成都行。”

董川笑了笑道:“太多了,他們家沒了佃戶,沒那麼多人耕種。”

“就這一百多畝地,他們都打算改稻為桑,為日後擴大的絲綢生意做準備。”

劉平聽到這,笑了起來:“那這一百多畝地可不夠用啊。”

“他們自會想辦法的。”董川回了一句。

劉平卻搖了搖頭道:“讓他們自由發揮還真不行。”

“哦?”董川有些疑惑。

“經濟作物和農作物是兩個概念。”劉平解釋道:“經濟作物越多,相對應的農作物就越少。咱們現在這個條件,肯定是要以讓百姓吃飽飯為主。”

,!

“你可以跟張既商量一下,各地的保底需要多少耕地,日後的發展空間也要規劃好。剩下的地方可以種植經濟作物。”

董川聞言點頭:“屬下知道了。”

“對了,張家這事兒之後,成都有什麼風聲沒有?”劉平又問道。

董川搖搖頭:“暫時還沒有,不過這段時間徐幹一直在寫文章宣傳這件事,應該有些成效了。”

“世家大族對土地的渴望是植根到骨子裡的,一時半會兒很難解決這個問題。”劉平揉了揉眉心:“底層邏輯也很清楚,土地就是最有保障的財富。”

“哪怕現在咱們翻出來的這些產業,要比土地掙錢的多了,但是他們的觀念還是沒有改變的,這事兒,還是麻煩。”

董川安靜的聽著。

“接下來是任家和杜家。”劉平繼續說道:“這兩家都沒有任何產業,只是擁有龐大的耕地。拿咱們現有的產業,跟他們做交換恐怕是有些困難。”

如今整個成都大小世家,都被記錄在案。

蜀郡的張家、任家、杜家和已經被劉平一擼到底的柳家。這四家根基都在成都,另外還有郫縣的何家,江源的常家。

按照計劃,成都三家肯定是要先拿下的,確保成都的是鐵板一塊。後續的何家和常家可以先放一放。

再然後就是涼州的世家。

老丈人安定皇甫家、隴西李家、董家、敦煌曹氏這四家是劉平選好的。皇甫家自不必多說。

隴西李家,是飛將軍李廣之後。李廣子李陵兵敗降匈奴,陵幼弟李敢為郎中令、關內侯。李敢孫李丞公任河南太守,丞公子李先任蜀郡、北平太守等。雖然都是老黃曆了,但是李家在隴西還是非常有能量的。

董家就更簡單了。就是董卓他們家,雖然董卓該死,並且董卓的死亡讓董家可以說是元氣大傷,但畢竟也是東漢末年第一權臣的家族,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眼下還是比較有實力的。

而且董家非常有意思,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心理,董家對劉備的支援力度是巨大的。董家幾乎所有的子弟,只要有能力的能被看上的,都會讓他們出仕。

比方說董川,他本身就是隴西董家的旁系出身,按照輩分來說,他還得喊董卓一聲叔叔。只不過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