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物的編織,操作更為流暢,大大提高了紡織效率,產量可以提升數倍。

手搖紡織機持續搖動需要耗費大量體力,長時間工作容易使人疲勞。腳踏式紡織機利用腿部力量驅動,腿部肌肉比手臂肌肉更為強壯,且在踩踏過程中可藉助身體重量,操作起來更省力,能讓紡織工人長時間保持穩定的工作狀態,降低勞動強度。

腳踏式紡織機能夠使紡織過程更加穩定、均勻,減少紗線的粗細不勻和織物的瑕疵,從而織出的布料紋理更加規整、緊密,質量更高,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也能滿足更高階的消費需求。

腳踏式紡織機的操作原理相對簡單,新手經過短時間的學習和練習,就能熟練掌握,這使得其更容易在民間推廣普及,促進紡織行業的發展,帶動更多人參與到紡織生產中,增加就業機會。

而且,這也讓劉平設想的建設紡織工廠,有了裝置上的基礎。接下來就是解決原材料問題就行。

除了這些之外,工部還搞出來了一個全新的渾天儀。這個渾天儀也不是憑空就搞出來的,也是有前置的技術積累。

這還是多虧了劉平。

在劉平的幫助下,田行製作出了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水準儀。

,!

雖然這個水準儀很簡陋,但以目前的精度要求來說,已經完全足夠使用了。製作起來其實也不復雜。

如今的技術儲備也足夠。

靠著水準儀、卡尺的精確資料,田行攢出來了一臺全新的渾天儀。

結構更加精巧複雜,觀測精度大幅提高,為天文學研究提供了更為強大的觀測手段。

這東西如今就放在翰林院裡,根據高誘他們的說法,有了這個東西,他們可以重新修訂曆法,讓曆法更加準確。

劉平不同這個方面,但是也清楚曆法越精準,對農業生產就越有利。

然後蒸汽機方面,雖然田行他們沒有搞出來蒸汽汽車、蒸汽火車這些東西。但是宋瑜這個實用達人,顯然不可能放任這麼個好玩意閒著的。

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研究之後,宋瑜給了田行一個建議,讓他弄一個蒸汽抽水的裝置。最終,蒸汽機的第一次實際應用出來了,給礦山的礦井抽水。有效解決了礦井積水的問題。

除了機械製造方面,還有一個點,那就是煤炭。此時的煤炭大多數都是用來鍊鐵的,但也不是沒有人拿來當柴火用。

但是小時候點過煤球的都知道,這東西容易中毒。

尤其是冬天的時候,門窗緊閉,用這玩意在家裡取暖,就等於是慢性自殺。慢慢地也就沒什麼人用了。

但這個東西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容易儲存、耐燒等。田行一直想解決煤氣中毒的問題。

劉平給他的建議是,脫硫。

其實煤炭脫硫主要是硫會腐蝕裝置,並不是煤氣中毒的主因。但是劉平並不知道,他只是知道有煤炭脫硫的技術。

而且這個技術還很好實現。

利用煤炭與其中含硫雜質的密度差異,透過重力分選來去除部分硫。首先,將煤炭破碎成較小顆粒,一般控制在幾毫米到十幾毫米大小。

然後準備一個較大的水槽,將煤炭顆粒放入其中,同時加入適量的水和一些助沉劑,比如黃藥,它能增強含硫雜質的親水性,使其更容易下沉。接著,充分攪拌水槽中的混合物,讓煤炭顆粒和雜質在水中充分分散。

由於含硫雜質密度相對較大,在攪拌停止後,會逐漸沉澱到水槽底部,而煤炭則會相對懸浮在水中上層。最後,透過過濾或虹吸等方式,將上層相對脫硫的煤炭收集起來,晾乾後即可使用。這種方法裝置簡單,成本較低,而且也沒什麼技術可言。

這樣的脫硫肯定是不充分的,但也比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