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扉頁,滿篇的蠅頭小楷映入眼底。

喬明小時候練過幾年書法,對於這字,多少有些鑑賞能力。

眼前這滿篇的小楷,筆法架構,都談不上有多高明。

但那開闔的氣勢,遒勁的筆鋒。

卻是生生地,將那本應收斂清秀的小楷字,給寫出了一片金鼓蕭殺的氣象來。

上古有巫,通天地,曉神靈。蓋天、地、歷、算、兵、樂、醫、理無所不通……

一大段的文字,竟是詳細地記述了遠古巫文化的淵源來歷。

總結起來就是三層意思。

一是說,巫是我們遠古流傳下來的文化根基,十分的了不起。

後世的諸多開宗巨著。

包括易學、醫學、曆法、軍事,以及各種技藝,無不與其有關。

進而演化出道、法、墨等等諸子百家。

然而,正是由於巫幾乎壟斷了文化和知識的研究、發展和傳承。

變得越來越強大。

一度政教合一。

強大的巫師,甚至可以以一己之力對抗軍隊,呼風喚雨,左右歷史的發展程序。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也有不少能力強大,卻心術邪惡的巫師。

給當時的人類,帶來無數的殺戮、動盪、和災難。

更有許多江湖騙子,打著巫術之名,四處招搖撞騙,為禍鄉鄰。

巫,開始逐漸被世間的世俗力量,妖魔化和邊緣化。

而世俗力量,恐懼於這種完全無法對抗的能力。

開始防備、抵抗。

直至主動地消滅巫的力量。

到戰國後期,秦統一六國後,更是焚書坑儒,廣殺術士。

自此,巫文化,基本斷絕,漸漸地融入到,我華夏文明的各個領域。

然而,古巫之術,始終還是影響了後世的很多文化。

而這本書。

則是經過若干代的努力,遍尋遺存於世的古巫典籍,加以甄別整理,才最終編撰成冊,供後世研習。

再往後翻,此書共分了炁、鼓、醫、兵四個章節。

炁章,自然是講修行煉炁的法門要訣。

只不過粗看文字,字裡行間,並沒有多少高深莫測的道理。

直接就講怎麼做,需做到如何,才算達到效果,簡單而直接。

第二章的鼓,乍一看,盡是祭祀之法,多涉及音律、舞步。

甚至還與炁場、八卦方位交織,頗為晦澀難懂。

而且,感覺也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這第三章,則是講醫,小隊裡有了軍醫坐鎮,一般小傷小病都能解決。

真要遇到大事,僅憑這斷斷續續,並不系統的幾頁紙,怕是也解決不了多大的問題。

當下也是果斷略過,自接給跳到了下一個章節。

最後一章的“兵”,講的並非兵法,而是兵器。

只有這一章節,圖文並茂,畫著各種招式,並且配備了十分詳細的註解。

而這兵器,卻只有一種,那圖上描述得簡單,就是一根長棍。

差不多與人等身的長短。

上端略顯粗大,似乎包裹著裝飾的材料,就像電影裡多見的權杖、法杖一個樣子。

而那些配圖,顯然是在描述一套杖法。

大概遠古時期,並沒有後世那麼多,五花八門的刀槍劍戟。

木製的棍棒,本就是最為原始的武器。

而上古巫師手裡的法杖,除了拿來祭祀、做法,也是一件防身殺敵的兵器了。

有衛奇先前不斷地展示那各種奇法異術,一次次在絕境之中,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