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戰前夕(第2/4頁)
章節報錯
可是,這事件通報到了上面。
說是老劉和一干人等,都受到了嚴肅處理。
亂世用重典,這也是歷史規率。
倒不像喬明這邊。
部隊的物資,總是優先保障,伙食都是餐餐有肉。
家裡,已經開始實行食物配給制度。
米麵類主食倒是沒有問題,國家在各地的儲備,都很充足。
肉蛋蔬菜這些,突然就緊俏起來。
大部分地區的物流中斷,造成了生鮮物產,根本無法運輸。
本地的那點,農戶自種自養的禽畜蔬菜。
遠遠不能保障,哪怕最基本的需求。
很多人平時不覺得,到這個時候,才突然意識到。
原來生活中,看似極其平常的事情。
其實背後,暗藏著一個,龐大的支撐體系。
哪裡有想象中的簡單,以為拿錢就可以辦到。
生活,不打招呼地就困難起來,本地的老百姓,也頗有怨言。
聽著妻子喋喋不休的嘮叨。
體會著妻子言語之間,對政府隱隱的不滿和埋怨。
喬明心情複雜。
一方面,作為曾經的政府官員。
熬更守夜,辛苦建設了安置中心,使用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就好像自己含辛茹苦帶大的孩子。
寶貝一樣的存在,卻被世人唾棄侮辱,不屑一顧。
大難來臨,自己拋家不顧。
帶著兄弟們,堅守在這最危險的第一線。
那眾多政府的工作人員,又何嘗不是如此。
換來的,卻不完全都是理解。
連妻子這種,本身就是公務人員的人,都是這樣的看法。
可以想象,老領導他們,承受著來自下面和上面,多大的壓力。
,!
另一方面。
這場災難,對國家經濟和民生的衝擊,如此的猛烈和嚴重。
居然到了這樣的程度。
這對一個長期處於和平繁榮,和諧幸福的社會來說。
對社會的考驗,對政府的考驗,對每個人的考驗。
都太過突然,太過嚴酷。
前線的氛圍,也開始越來越緊張。
全團上下,不分晝夜的搶建工事。
搬運彈藥,構築火力陣地。
在峽谷最開闊的地帶,構建了三條防線。
緊緊扼守住前方,最狹窄的峽口處,那立有巨大鋼網的地方。
現在,“大壩”前沿的陣地上,除了四團,先期到達的,還有兩個團。
一個,在四團防線兩側的高地上,層層佈防。
構築各種火力陣地,與四團形成交叉火力網。
如果“喪屍”群衝擊正面防線,他們就從側面,配合予以殺傷。
如果“喪屍”群轉頭攻擊兩側高地。
則喬明他們的火力,也會配合兩側,傾瀉到攻擊隊伍的頭上。
另一個團,則負責守衛“大壩”,確保後方火炮陣地的絕對安全。
到第二天下午。
一箇中部戰區的機械化步兵旅,加入了進來。
據說,是華南方向撤退下來的。
裝甲戰車不少,得有近百臺。
但戰士,卻少得可憐。
所有戰車的炮塔,都進行了改造。
武器,由原來的100毫米炮,換成了六管的轉輪機槍。
比例失調,顯得有些滑稽。
不過喬明知道,這種機槍,俗稱“加特林”。
口徑大,射程遠,火力密度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