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能量收集裝置,這些裝置能夠捕捉到異能者在施展技能時逸散的能量波動。

科研人員們透過一系列複雜的實驗,逐步掌握了這種能量的頻率特性和轉化規律。

他們利用量子糾纏原理,製造出了一種微觀的能量傳導介質,將異能能量引入到一個精心設計的反應堆核心。

在這個核心區域,強大的磁場約束著能量粒子,使其按照預定的軌道高速旋轉,不斷碰撞、融合,釋放出巨大的電能。

經過無數次的失敗與調整,他們終於成功製造出小型穩定的能量反應堆。

當第一臺能量反應堆啟動的那一刻,整個科研基地都被照亮了。

閃耀的藍色光芒從反應堆核心散發出來,那是科技的曙光,穿透末世黑暗,宣告著人類智慧的不屈反擊。

它所釋放的電能不僅穩定可靠,而且能夠根據城市的用電需求進行智慧調節。

從此,北瀾城的夜晚不再黑暗,工廠的機器得以持續轟鳴,科研裝置能夠滿負荷運轉,居民們也能安心享受電力帶來的便利。

林萌深知科研人員的艱辛與付出,她頻繁出入基地,為科研人員協調資源、排除外界干擾。

每次來到基地,她都會先去各個研發區域巡視一圈,與科研人員親切交流,瞭解專案進展情況,傾聽他們遇到的困難和需求。

看到大家疲憊的面容,她心疼不已,立即安排後勤保障人員送上充足的食物、藥品和舒適的休息用品,確保大家能夠全身心投入工作。

在一些關鍵專案的研討會上,林萌更是憑藉系統賦予的知識碎片,為陷入困境的研發指明方向。

有一次,科研人員在研發新型防護材料時遇到了瓶頸,無論如何調整材料配方,都無法達到理想的強度和韌性平衡。林萌得知後,參加了他們的研討會。

她坐在會議桌前,認真聽取大家的彙報,目光專注地看著實驗資料和材料樣本。突然,她腦海中閃過系統提供的一個關於分子結構最佳化的知識片段,心中一亮。

她拿起筆,在紙上畫下一個新的分子結構模型,向大家解釋道:“我們可以嘗試從分子層面入手,改變這種材料的晶體結構排列方式,引入一些具有特殊化學鍵的元素,增強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或許就能解決當前的問題。”

科研人員們聽後,眼前一亮,按照林萌的建議迅速展開實驗。

經過多次嘗試,終於成功研發出了一種超強防護材料,這種材料不僅能夠抵禦高強度的物理衝擊,還對能量攻擊有出色的防護效果,為北瀾城的軍事裝備和城防設施升級提供了堅實保障。

隨著科技革命的深入推進,北瀾城的各個領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農業生產方面,科研人員研發出了智慧種植系統,結合了土壤感測器、氣候監測儀和自動化灌溉施肥裝置,能夠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需求精準調控環境引數,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

在醫療領域,基因修復技術取得突破,能夠針對一些因末世輻射導致的基因突變疾病進行有效治療,拯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

在交通出行上,磁懸浮滑板和反重力飛行器的出現,讓人們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也為物資運輸和軍事排程提供了有力支援。

然而,科技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些新的挑戰。

一些新型科技裝備的操作複雜,需要對士兵和民眾進行大規模培訓;科技研發對稀有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大,資源採集和分配面臨壓力;還有一些科技成果的安全性引發爭議,比如能量反應堆的潛在輻射風險等。

林萌意識到,必須在推動科技進步的同時,妥善解決這些問題,確保科技真正造福人類。

於是,她組織成立了科技應用管理部門,專門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