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將這些引數告訴給槍炮軍官,槍炮軍官立即向各自負責的炮班下達命令,整個過程最多需要一分鐘到兩分鐘的時間而已。每艘戰艦上都有數部電臺與陸戰隊聯絡,而陸戰隊則會安排三個,或者四個小組的炮火引導員來為一艘巡洋艦提供炮擊引導。

在這樣的戰鬥中,巡洋艦上的炮手,乃至槍炮軍官都看不到敵人,只是根據炮擊引導員提供的引數進行炮擊。戰場被劃分為了幾十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一個代號,而每個區域內又設定了幾百個座標點,炮擊引導員需要做的就是為戰艦提供這些區域的代號,具體的座標點,以及所需要發射的炮彈的數量。比如,一組編碼為11023045010021的程式碼的意思就是:11區域內,橫座標為23,縱座標為45的座標點上需要十發200毫米高爆彈,如果最後兩個數字為22的話,則為200毫米穿甲彈,如果是32的話,則為240毫米穿甲彈。在這組編碼中,有實際意義的數字之間由0來隔開。槍炮軍官可以透過這組編碼迅速的確定目標的位置,然後再結合此時戰艦的位置,迅速的解算出炮擊引數,炮手就可以根據槍炮軍官提供的炮擊引數開炮了。

整個指揮系統實際上是比較負責的,卻非常有效。熟練的炮擊軍官在收到了炮擊引導員提供的編碼之後在幾秒鐘內心算出炮擊引數,然後把命令下達給炮班,而熟練的炮手在收到炮擊引數之後十秒鐘之內就能打出第一發炮彈。中間的通訊環節是用語音進行的,炮擊引導員提供的只是數字資訊,即使被敵人截獲,敵人也無法立即明白這串數字的具體含義,更不可能在兩分鐘之內就做出反應。當然,為了保密的需要,在不同的戰鬥中,編碼中的數字組的順序是有可能調換的,而這隻有在戰鬥之前才會下達到部隊中去。

這類炮戰中的戰術指揮是不需要談仁皓去操心的,炮戰的具體安排都由艦隊裡的槍炮參謀負責,談仁皓只是下達炮擊開始的命令而已,具體的工作都由參謀去幹。實際上,這就是戰鬥的基本方式,是海軍的作戰方式,司令官負責的只是戰役層面上的指揮,而具體的戰術指揮,全都由下級軍官在負責。

水上飛機投擲的“燃燒彈”阻緩了美軍的第一輪進攻,接著到來的炮擊讓美軍更難以靠近帝國陸戰隊的防線。最初的炮擊進行了大概二十分鐘,第一批進攻的2000多名美軍在留下了1000多具屍體之後退了下去。炮擊也在這個時候結束了,半個多小時的戰鬥中,陸戰隊只有幾十人傷亡,而在他們的陣地外,上千名美軍官兵已經去見他們的上帝了。

戰場上暫時恢復了平靜,水上飛機又出發了。美軍的第一次進攻也只是試探性的,五分鐘之後,美軍炮兵開始反擊。這次,是雙方的艦炮與岸炮之間的對決。陸戰隊的炮擊引導員無法為艦隊提供有效的炮擊引數,現在輪到在戰場上空盤旋的水上飛機為艦隊尋找目標了。

戰鬥再次開始,美國陸軍的炮兵全力炮擊陸戰隊的防線,而艦隊則在全力炮擊美軍的炮兵陣地。炮戰更為激烈,也更為殘酷。這場炮戰從七點五十五分持續到了八點半,當美軍的炮兵都忙著轉移陣地的時候這才暫時停歇了下來,而艦隊此時距離海岸線不過就三海里而已,再前進的話就有擱淺的危險了。

“讓艦隊向外海靠了一點。”談仁皓很是擔心戰艦會擱淺,“詢問陸戰隊,他們的炮兵什麼時候可以行動,不要讓我們單獨壓制對方的炮兵陣地。還有,給驅逐艦群發電報,完成補給後就立即趕過來。”

十點,美軍的全面反擊開始,這次是步兵與炮兵同時發動了反擊。戰鬥再次打響。十艘巡洋艦分做兩批,一批負責壓制美軍的炮兵,另外一批則繼續為陸戰隊提供近距離炮火支援,很多戰艦上的120毫米高射炮都用上了,發射的120毫米高爆彈對付地面目標的威力還是挺大的,比美軍使用的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