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酒醉錯殺鄭子明 心毒血濺桃花宮(第4/7頁)
章節報錯
外邊說話的正是韓龍,說聲“遵旨”,回到分宮樓高喊:“萬歲旨意下:汝南王不法,冒犯天子,欺君罔上,就地殺之。”
幾個太監一聽嚇了一跳,忙問:“殺鄭王?”
韓龍說:“對!”
“誰傳旨?”
“萬歲呀!”
“聽清了?”
“錯不了!鄭子明欺君犯上,萬歲傳旨:殺之!”
可憐鄭子明被奸臣暗算,就在分宮樓前,十字路口被殺。取下人頭,粘上石灰,放在托盤內,用紅布蒙好,等天亮交旨。他屍體被放在道旁溝內,用蘆蓆遮上。太監打掃血跡,收拾乾淨。
殺了鄭子明,這幾個太監害怕了,忙問韓龍:“國舅爺,萬歲酒後殺鄭王,等酒醒了能不能不承認呀!”
韓龍說:“不能!一切有我呢。”
天光放亮,今日是大朝,天子升殿,文武見駕已畢,韓龍手捧托盤見駕:“臣交旨。”
趙匡胤納悶,韓龍交什麼旨?我叫他幹什麼了?忙問:“韓愛卿,托盤內裝的何物?”
韓龍說:“請萬歲過目。”
趙匡胤以為是外地官員送的禮物,一招手,近臣將托盤接過來,放在龍書案上。趙匡胤揭下紅布,低頭一看,是一顆血淋淋的人頭,頭髮散開,擋住臉,看不清面目。趙匡胤頭皮發奓,起一身雞皮疙瘩,急忙把紅布蓋上了。
趙匡胤是馬上皇帝,武夫出身,疆場殺敵,出生入死,什麼也不怕。今天在面前擺個人頭,他也害怕。忙問道:“韓龍,哪來的人頭,是誰的人頭?”
韓龍說:“回萬歲,是叛臣汝南王鄭子明人頭。”
這一句話像半懸空打個炸雷一樣,金殿的文武官員全都“啊!”地一聲,齊往前擠,要看人頭。趙匡胤不相信是鄭子明的人頭,衝兩旁擺擺手:“眾卿肅靜,待朕問清。韓龍,此乃金鑾寶殿,不可玩笑,人頭是誰?”
韓龍說:“鄭子明的,你看看呀!”
趙匡胤二次開啟紅布,把人頭的頭髮往後攏了攏,露出臉面。趙匡胤仔細一看,認出來了,是鄭子明腦袋。趙匡胤一口氣沒上來,昏過去了,倒在地上。金殿亂了,像炸窩一樣,有的扶起皇上連喊帶叫,有的過來拿起人頭辨認,有的放聲大哭。張光遠看見自己的磕頭三哥死了,兩眼通紅,盯著韓龍生怕他跑了。
半天,趙匡胤醒過來,抱住人頭大哭:“三弟呀,你可疼死為兄了!昨晚咱倆還喝酒,今天怎麼死了?想當初,咱弟兄摟土為爐,插草為香,結為生死之交,患難朋友,不能同生,但願同死。想不到兄弟你先走了,你對哥哥的好處永生忘不了:愚兄鬧汴梁,被困街前,多虧賢弟捨命相救;才能大鬧董家橋,除惡霸戰五虎;保周主南征北戰,打遍天下四百州郡,換來錦繡江山。實指望弟兄共享榮華,同受富貴,生死與共。兄弟先走了,可抓去哥哥心肝了,哥哥不能獨生在世,和你一路同行。”說到這,趙匡胤腦袋往龍書案桌上撞。
內侍急忙攔住,不能叫他死呀:“萬歲保重龍體,問問鄭王被何人害死?”
趙匡胤說:“三弟英靈慢走,朕替你報仇!”
文武官員也哭,鄭子明人緣好,沒心眼子,死得屈呀!趙匡胤哭了半天,放下人頭,擦乾眼淚,一拍龍書案:“韓龍!我御弟是被何人所殺?”
剛才,金殿上哭聲一片,這小子也害怕了,怕把自己殺了。又一想,禍是惹了,害怕也沒用。我就咬住趙匡胤是你殺的,我就死不了。想到這衝上叩頭:“萬歲,您是貴人多忘事呀!您忘了昨晚上您請鄭王爺飲酒,酒席前你們哥倆口角起來,鄭王爺罵您,把您比作楊廣,罵您是昏君,罵完拂袖而去。他欺君犯上,您一怒之下傳旨把他殺死,就在分宮樓外將他處決。”
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