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面子。”

“徒兒遵命!但是,那……那……”說到這,肖引鳳娥眉緊鎖,香腮含羞;“師父,鄭將軍不應親,徒兒怎麼辦呀?”

道姑含笑說:“那鄭印是希夷老祖的門徒,忠厚老實,為人善良,通情達理,會應的。”

“師父,你和他去提親事吧!”

“哎!出家人哪有當媒婆的!你父獻出揚子關,放了他們,親事準能辦成,你們可叫鬱元帥從中提親。你父女這麼做,也算為大宋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獻關投宋,也免去傷害百姓,軍卒和百姓不受刀兵之苦,也算積下功德了。”

肖升說:“就怕花副元帥不降呀!”

肖引鳳說:“爹爹,人各有志,他聽勸更好,不聽勸就是兩國仇敵,各為其主,刀光劍影以決雌雄。”

老道姑見事情辦成,起身告辭。這父女百般挽留,道姑不應:“吾乃出家人,不能留戀塵世,此處不是我久居之地,告辭。”說完,離開帥府。父女倆將道姑送出城外,才依依惜別。

書中交待,這道姑為什麼來到揚子關為大宋朝當“說客”呢?她是受人之託。原因有二:一是老道苗光義得知宋主在壽州被困,離開深山,他找到白蓮聖母,陳述南唐皇帝的罪過,老道姑才打抱不平。二來艾德寬隱居荒山,他向著女兒和女婿馮茂,求她送信,勸說肖升投宋。這一來可救了鬱文和鄭印等人的命了。

但是,還有花慶祥呢?怎麼辦好?

肖引鳳說:“爹爹!事不宜遲,遲則生變,不如先請來鬱文和他說明此事,讓他找曹金山和鄭印,人家能收下咱們,再勸花慶祥。如果人家不收,說明不信任咱肖家,先按兵不動,免得兩頭都落空,鬧得裡外不是人。”

肖升說:“言之有理,為了避免花慶祥生疑,等到夜靜更深再找鬱文。”肖引風點頭。

肖升傳令:“今天不殺六名罪犯,關押起來,準備木籠囚車,明日押往金陵,交萬歲發落。”

將令傳出,花慶祥趕到,問道:“肖大哥!為什麼又改變主意,不殺了?”“賢弟,想這六人非是百姓和軍卒,鬱文乃朝廷命官,和我們平起平坐,我們無權處置;鄭印是宋朝的王爺,曹金山是侯爵之子,非等閒之輩。要萬歲降旨方可行刑,不然萬歲怪罪下來,你我吃罪不起。故此,明日押送金陵為好!”

花慶祥說:“不對!鬱文造反,夜長夢多,應當立斬,假如昨夜死在亂軍之中,萬歲還能怪嗎?”

“死在亂軍中和我們處死是兩回事,賢弟不要多慮,愚兄自會處理得當。”說完,肖升拂袖而去。

花慶祥敢怒不敢言,無奈離開帥府。

等到掌燈時分,肖升叫女兒肖引鳳拿著手令,將鬱文提來,帶到二堂。肖升早在二堂等候。

鬱文不解其意,那肖升上前親解其縛,滿面陪笑說:“賢弟受驚了!愚兄準備水酒為你壓驚。”從人擺上酒菜,請鬱文入席。

肖引鳳上前施禮:“叔父!侄女多有得罪,請原諒。”

鬱文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你父女這是何意?”

肖升說:“請坐下講話。”鬱文見他們沒有惡意,這才坐下。

肖升給鬱文斟上酒,打個唉聲:“賢弟呀,愚兄愧見你啊!昨夜之事,是我糊塗,不如賢弟高瞻遠矚,棄暗投明。今天多虧吾女的師父白蓮聖母陳述李煜罪過,愚兄如夢方醒,願意和賢弟共扶宋主。”接著,把白蓮道姑說的話從頭到尾講了一遍。又說:“愚兄投宋無門,請老弟做穿針引線之人,不知可肯幫忙?”

鬱文聽罷,樂得眉舒目展,老頭一高興連著喝三杯,將嘴擦了擦,又來一口菜壓壓酒,心裡別提多敞亮了。這才叫:枯木逢春,絕路逢生,死而得活啊!上前拉住肖升的雙手:“肖元帥,你能獻關投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