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匡胤仗義放行周 郭威發兵困京城(第2/5頁)
章節報錯
飛報城內,劉承佑害怕了,趕緊傳旨叫城門緊閉,吊橋扯起,放下千斤閘板;城上滾木礌石、灰瓶炮子、弩弓藥箭,嚴加防守。
城郊的百姓一看要打仗,嚇壞了,紛紛來到城下要進城,城裡不讓進,怕郭威的人馬就勢攻城。裡不出,外不進,百姓們四處逃難。郭威和趙匡胤一商量,劉承佑不管百姓死活,我們叫軍隊讓開一條道路,放百姓們過去,號令全軍不準加害他們。又為百姓紮下帳篷,供吃供喝,單等戰事平穩,送百姓回京安居樂業。
郭威紮好大營,叫戰將去城下喊話:“昏君劉承佑聽真:趕緊脫袍讓位,獻出城池,迎接仁義之師,免去你的死罪。如其不然,殺進城去,你將死無葬身之地!”
劉承佑聞報,叫軍兵閉關自守,往城下放箭。郭威大怒,告訴趙匡胤調炮攻城。一聲令下,軍卒們支炮架,疊炮壘,拉來各種各樣的大炮:有西瓜炮、牛腿炮、鴛鴦炮、大將軍、二將軍、百子連珠炮。一門一門的大炮,砸好炮藥,準備攻城。
再說城裡漢主劉承佑,自從趙匡胤殺死大雪和小雪,大鬧勾欄院以後,仍然不理朝政,深居皇宮尋歡作樂。國事由蘇逢吉代辦,害死了史弘肇,逼反了郭威,調來高行周去滑州退兵,他以為能勝。沒想到高行周撤回高平關,郭威的兵將紮在封丘門外,兵臨城下,將至壕邊。劉承佑嚇得骨頭都酥啦!在金殿上同文武商議退兵之策。忠良都寒心了,不樂意討旨;奸臣怕死,更不敢出城迎敵。
這時黃門官上金殿送信:“萬歲,反叛郭威要點炮攻城了!”
劉承佑說;“眾位愛卿,若一點炮,必將玉石俱焚,城池化為灰燼。哪位將軍願出城退敵?”
正在這時,有人高呼:“臣不才,願擒郭威以正國法!”說話的是皇親慕容彥超。他和劉承佑怎麼個親戚呢?劉承祜祖父故去之後,祖母蘇氏,帶著他爹劉知遠改嫁到慕容三郎家。劉知遠是在慕容家長大的,他當了皇帝,慕容家的叔叔、大爺、侄子都成了皇親。慕容彥超和劉知遠是弟兄,就是劉承佑的叔叔,眼看京城要失陷,所以他才討旨出城。
劉承佑大悅,又派大將侯益和他同去。兩個人帶五千人出城,劉承佑在金殿上等候回信。不到兩個時辰,黃門官到金殿報信:“啟奏萬歲,大將慕容彥超和侯益戰死在疆場,死在趙匡胤和史彥超之手。”
劉承佑聞報,好像頭頂三江水,腳踏五湖冰,站在高樓之上失雙腳,揚子江心斷纜崩舟,眼淚掉下來了:“眾位愛卿,郭威大兵壓境,二將雙雙陣亡,哪位能領旨出馬退敵?如能打敗賊兵,給他官上加官,職上增職,越級高升,誰去?”連問數聲,無人答應。現在他可後悔了,當初不該聽他舅舅李業和老丈人蘇逢吉的話,害死史弘肇等三位老臣,如今忠良寒心不肯出力。更不該無故騙郭威進京,追殺史彥超,君逼臣反,引火燒身。“眾位愛卿,朕年幼,不會治國安邦,還望大家看在先帝之面,為國出力。眼下兵臨城下,你們都畏縮不前,難道你我君臣束手待斃嗎?”
文官不用說了,武將心裡合計:我們不是郭威對手,郭家雀誰惹得了?他手下人文忠武勇,有謀士王樸、魏仁甫等,足智多謀;狀元曹斌、大將史彥超,又多了個趙匡胤,他一個人反出京城,現在有兵有將,如虎添翼,我們出去是白送死。最好郭威把城開啟,殺了李業和蘇逢吉,我們保郭威了。這陣,劉承佑恨他老丈人,平時你老出餿主意,今天怎麼不說話了?“老太師!你看何人出戰?”
蘇逢吉手捧象牙笏板,過來奏本:“萬歲不用擔驚,京城留有雄兵十萬,戰將千員,諒那郭威不能如何。”
劉承佑說:“無人出戰怎麼辦?要不然老太師辛苦一趟吧!”
“這個嗎?”蘇逢吉更怕死,可又一想,當著文武我要說不去,叫人家看笑話。出去也沒有什麼,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