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命!快派人去營救。”

趙美容又把派二路元帥、叫她姐倆當先鋒的事談了一遍。李秀英說:“我願意到前敵,別說我丈夫在前敵,就是我丈夫不在,萬歲有了危險也該前去搭救。咱姐倆一塊去找他們哥倆。”

趙美容說:“我的傻妹妹,咱都走了,這個家怎麼辦?”

李秀英說:“人都要沒了,還要家呀!”

趙美容說:“家可以不要,還有你侄子高瓊交給何人照料?”

李秀英低頭不語。兩家守一支,拿高瓊當寶貝,一天看上三遍,少看一遍,吃飯都不香。這回要離家門,到壽州去,何年何月能回來?也許回不來了!

李秀英說:“嫂子!我前去救駕,你在家照顧咱的孩子。”

趙美容苦笑著說:“我不去不行,這是陶三春要的條件:我們倆不當先鋒,她就不掛帥。怎麼能想個兩全之策?”“嫂子!到這陣就得豁出一頭。你不能留在家,我更不能在家,因為你出征在槍刀林內,妹妹我不放心。再說國家正在用人之時,咱不能袖手不管。陶三春丈夫下世,兒子剛回家,人家孤兒寡母為了宋室江山要去前敵解圍,人家怎麼不怕死?人家也是一個兒子,咱們比人家強多了,怎麼能貪家戀子?高瓊今年十六歲,已經長大成人,有他二舅、三舅照料,不用掛念。咱老姐倆一塊兒走,可別讓人家說咱們怕死呀!”

“妹妹深明大義,咱們一塊上陣。叫丫鬟收拾行裝,把高瓊叫來囑咐囑咐。”“哎!”李秀英傳話,去找高瓊。

高君保正在後花園練槍,聽說母親叫他,放下銀槍,淨面更衣,來到後廳。進屋一看,母親和嬸孃對坐,高瓊給二老施禮:“娘,找我有事?”

李秀英說:“孩子坐下吧!”

君保說:“二老面前哪有孩兒的座位!”

李秀英說:“自家人坐下說話。”

君保說:“孩兒告坐。”

趙美容把鄭印搬兵、陶三春掛帥出征、她和李秀英為先鋒的事說了一遍。最後說:“明天我和你嬸孃出征南下,此去壽州,不一定幾年回京,家裡事務,吾兒要掌管好;錢糧出入,要心中有數;對待僕人要寬厚。你要下苦功習文練武,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幾立志時。不要虛度光陰,要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不要貪玩,不要貪杯,練成文武藝,方可展奇才,給我高家預門立戶,為宋室定國安邦。”

高君保聽完這番話,劍眉倒豎,虎目圓睜,說道:“娘!我皇舅和群臣被困,我父被俘,叔叔受傷,前敵盼救兵如早苗盼透雨。你老出征,怎麼能把孩兒留在家中苟且偷安!國家用人之時,多個人多份力量,我要跟二老去前敵,一為國家出力,二在二老身邊盡孝。”

高君保說完,趙美容挺高興:我這几子有出息,有雄心壯志,日後必成大器。說道:“君保你還小,尚未成丁,功夫不到,去也白去,反添累贅。”

君保說:“一輩子不出馬,是小駒。在你面前我總是長不大,我的能耐到在兩軍陣前,可以斬將奪旗。高家祖傳神槍,不敢說精通,也是槍路純熟,運用自如。好娘,您就帶我去吧!”

聽這話,趙美容把臉一沉說:“不行!你是個孩子,不知天高地厚。高家槍法固然是好,可是你父和叔叔,都失機敗陣,何況你是個乳臭未乾的娃娃!休要饒舌。”

君保說:“娘,你總拿我當孩子,其實我都老了。”

“哦……奴才在我和你嬸母面前,你敢報老?”

君保說:“我和二老不能相比,有幾輩古人成名天下,我和他們比是老將軍!”

趙美容問道:“你還比起古人?我問你比哪個?”

“昔日紂王年間,陳塘關大帥李靖,人稱托塔天王。膝前有金吒、木吒、哪吒三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