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辦?軍卒來報說:“宋軍亮隊討陣。”

於洪見城裡轉守為攻,情知不妙,告訴林文善,多帶兵將疆場迎敵,來個破釜沉舟。林文善召集眾將,點齊八千兇兵,亮隊出征。江寧王李泊、保江王李顯鈞、劉孝等人,這幾天是王八鑽灶坑——憋氣又窩火。上次被抓,這口氣沒出,就等著開兵見仗好報仇。一聽說出戰,耀武揚威不可一世,跟隨於洪和林文善來到疆場,二陣對壘。

於洪和林文善勒馬觀看:對面帥旗高有三丈三尺,紅緞子旗面,黃雲緞的走水,當中白月光,繡個斗大的“劉”字。上寫“三軍司命”。左右兩杆門旗,四杆認標旗,旗下有好幾員女將,看得於洪眼花繚亂。仔細一看,兩杆門旗上有字。

上聯寫:“忠心報國滅唐興宋”。

下聯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四杆認標旗,上面分別寫著:

坐下桃紅馬,掌中繡絨刀。

丹心保宋主,巾幗女英豪。

於洪看罷氣得直哼哼,對林文善說道:“啊,城裡元帥換了,好大的口氣,可能是劉金定,我倒要見識見識這個新元帥。我過去探個虛實。”

林文善點頭答應:“軍師!今非昔比,處處謹慎!”於洪點頭,催馬來到當場,扣住馬鐙,戰馬停下,高聲喝道:“無量天尊!宋兵,請你家劉元帥答話!”

於洪一喊,宋將全聽見了,看見於洪個個恨得牙根痛。高君保說:“末將願打頭陣。”

劉金定搖頭:“先鋒官不用著急,大仗在後頭呢!妖道口口聲聲叫我去戰他,待本帥降服這個惡道人,除掉這個人間禍害!”

劉金定催動桃紅馬,手舞繡絨大刀,直奔老道於洪。於洪定睛觀瞧,來的正是劉金定,比當初威風多了:

頭戴鳳翅金盔,高安十三曲簪纓,盔頂上雲羅傘蓋花貫魚腸,兩邊抹額鑲嵌金釘,摟頷帶遮耳護頂,雙卡羅漢骨;鎖子連環金葉甲,石榴紅戰袍,上繡牡丹,護心鏡如一汪秋水,十字袢甲絛,生絲擰成;吞口獸面,口咬金環,倒掛三折魚蹋尾;湖藍色中衣,牛皮戰靴斜踏葵花金鐙;左有彤弓,右有玉箭,斜揹著個鹿皮百寶囊,裡邊鼓鼓地,不知裝的什麼東西。背上八杆護背旗,上繡廉、權、智、信、仁、勇、嚴、明八個大字;紅緞子飄帶,上綴金鈴,身形微動,“譁楞楞”直響。往臉上看,面似桃花初放蕊,二道柳葉細彎眉,相襯一雙杏眼,鼻如懸膽,點點朱唇,粉面香腮,秋波含煞;玉腕擎刀,光華奪目。不亞如南北朝花木蘭重生,前唐朝樊梨花降世。

身後有八員女將,美而不妖,嬌中帶煞。於洪心裡害怕,嘴上不服,用叉條杖點指:“對面新元帥可是劉金定?”

“然也!于軍師別來無恙?”

於洪撇著嘴眯縫眼睛:“看來大宋朝國大空虛,無有良將,竟然叫個佔山的女賊為帥!真令人可發一笑。”

金定說:“于軍師你是少見多怪!自古高山藏虎豹,田野埋麒麟,好漢出四野,英雄長八方。佔山有什麼不好!我們是公道大王,保護村鄰百姓,做善事,誅惡人。你於洪乃出家之人,不守清規,貪戀紅塵,大開殺戒,道規不容,百姓恨怨。金定有好生之德,將你饒恕,識時務要急流勇退,回高山閉門思過,雖然不能長生不老,也能延年益壽。如不聽勸,難免受一刀之苦,還要叫萬人唾棄,留下千載罵名。”

於洪聞聽惱羞成怒:“丫頭,好大口氣!貧道有四十年的苦功,能怕你個黃毛丫頭?今天有你沒我,有我沒你,咱倆不能同日月,共生存,是你拿命來!”

說著,於洪從馬鞍鞽的皮囊內偷偷拿出一物,揚手奔金定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