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磕頭,謝謝他們吧! ”這一磕頭,家人全哭了:一夜之間,剩下孤兒寡母,太可憐了!

陶三春脫下宮裝,換上徵袍:“家人,備馬抬刀!”

王妃飛身上馬,帶著兒子鄭印奔教場點兵。教場內五百軍卒,聽說王爺被殺,各舉刀槍,齊聲高呼:“給三千歲報仇,聽陶王妃調遣,找皇上算帳去!” “好!殺奔午門。”

五百親兵衛隊在前,後邊是一百多名僕人。這支隊伍可熱鬧,男女老少都有,邊走邊喊:“汝南王被殺了,死得冤屈,有良心的給他報仇去呀!”走一路喊一路,半個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很多百姓打抱不平,也跟來了。有的說:“鄭王爺是好人。”有的說:“好人不長壽。”有的說:“找仇人去!”“走,咱也看看去!”就像滾雪團一樣,跟在後邊的人越來越多,能有一兩千人。這些人不怕事,從家裡拿來鐵鍬、大鎬、木棍子、榔頭、錘子、大扁擔,實在沒什麼拿的,揀兩塊磚頭。隊伍很快來到午朝門前。

黃門官嚇壞了,忙問:“幹什麼的?皇城禁地,不許往前來,再往前來,開弓放箭了!站住!”

陶王妃來到隊前,說道:“黃門官,我是汝南王的妻子陶三春。聽說我的丈夫被人所害,身首兩分,特來找仇人報仇。快給天子送信:交出仇人還則罷了;不交出仇人,我要殺上金殿。”

黃門官說:“陶王妃,王爺死的事與我們無關,我可以回稟,但是你帶兵衝到午門可有造反罪名,快回去。”

“什麼叫造反?我丈夫忠心耿耿被殺死了,我還怕死嗎?來呀!給我衝進去!”

人流猶如潮一樣往前湧。黃門官嚇得直叫:“快!開弓放箭,攔住反叛,來呀!關午門呀!”守城樓的御林兵,“啪啪”!往下放箭,陶三春舞動大刀,撥打羽箭。汝南王府兵丁火了,撒腿往午門衝。幾十名黃門官過來把門關上,從城樓上往下射箭。箭如飛蝗,王府兵丁一時衝不進去。

陶三春怕傷人,衝身後一擺手:“聽我的命令,無令不許喧譁,無令不許攻城門!”轉身衝城樓上說道:“黃門官,快往金殿送信,叫趙匡胤把兇手交出來,我要給丈夫祭奠亡靈。他要不講君臣之情,不答應,休怪我不顧君臣之義,我要把京城鬧個天翻地覆,殺上金殿,拼個你死我活!”

“王妃息怒,送信去了。”

鄭福說:“那些人報喜不報憂,不定說不說呢。我們怎麼鬧皇上也不知道,趕快點炮,給他送個信。”事先準備好的火炮,裝上了藥,燒著火繩,往炮捻上一點:“哧……”“咚!咚!咚!”炮聲驚天動地。

趙匡胤早就聽著了,聽見外邊人聲鼎沸,炮聲轟鳴,不知原因。黃門官跑上金殿啟奏:“啟奏萬歲,大事不好,王妃陶三春滿身戎裝,帶兒子鄭印,領兵數千,圍困午門,口口聲聲要替鄭王報仇,要叫萬歲交出殺人兇手。不然她要殺上金殿,血濺皇宮。”

趙匡胤說:“朕已聽清,自有良策,下殿去吧。”

“是。”黃門官退下。報事的黃門官同情陶三春,所以故意嚇唬皇上。

趙匡胤聽完心驚肉跳,坐臥不安。心想:陶三春不是好惹的,什麼事都能幹出來。鄭子明之死,文武皆憤慨,犯了眾怒,我也背上黑鍋,弄不好我落個龍目無恩,忘恩負義,殺死磕頭弟兄。此事不怪我,是韓氏兄妹從中作弊。又一想,也不怪桃花妃子,鄭子明不知進退,打韓龍,罵素梅,把我比昏君楊廣,我的妻子向著我,我若不說殺之,他們也不敢下毒手。但是我沒說殺鄭子明呀!這算誤殺,不是謀殺。說害死鄭子明冤枉了我和韓素梅,此事怎麼能三全其美,既能安撫陶三春,又能保住韓氏兄妹,又把孤王摘出來呢?

你說趙匡胤想得多美呀!他想叫鄭恩白死。常言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害人者必然遭報,只看來早或來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