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過卯,發放軍情。頭一個名字是高懷德。高王爺急忙答應,餘者依次點下去。

金定說:“軍中老將連年交戰,身體欠安,以後不用五鼓聽差,有事派人去請,無事就在各自帳內休養身體。”

高懷德和趙美容格外高興。怎麼呢?不用點卯,就是不用天天給兒媳婦行禮。

金定說:“苗軍師神機妙算,足智多謀,日後多給本帥獻計,共同破敵。”

苗從善忙說:“劉元帥過謙了,萬歲被困壽州,都是貧道無能,請小姐指教!”

“軍師!本帥派將要有不周之處,還望指教。”

“元帥太謙了!”

金定說:“本帥領兵,高君保任正印先鋒官,鄭印和鬱金豹為副先鋒。馮茂和曹金山為總接應使,專管刺探敵情。老將呼延鳳、曹彬、李志平為押糧官。從即日起,壽州城四門緊閉,嚴加防範,加固城牆,以防敵軍攻城。軍卒連年交戰,缺糧缺菜,可到民間收買牛羊,犒勞軍卒,強壯身體,無錢收買,可寫賬賒欠,等打了勝仗再償還百姓。我軍要休生養息,恢復原氣,故此暫不出兵,嚴守城池,加緊操練,單等兵強馬壯,草豐糧足,再出征討伐。”

劉金定就職演講,所行措施,眾人拍手稱讚。就這麼,壽州城掛出免戰牌,不再交鋒。

轉眼半個月,一切就緒。苗從善和趙匡胤找人給新元帥繡了一面帥旗,兩杆門旗,四杆認標旗。劉金定的大纛旗,插在城頭,迎風飄擺,行舒就卷,增添了威風。

半月以來,軍卒們不打仗,光練兵,吃的又好,一個個腦門鋥亮,身子又粗又壯。每日裡校場上喊殺震天,操練兵馬。

劉金定一看時機成熟,決定主動出戰,全殲南唐兵馬。這一天,金定請來趙匡胤、苗從善、陶三春等人,說道:“金定拜帥以來,寸功未立,今日兵精馬壯,我想帶兵出擊,挫敗南唐以報君恩。不知萬歲意下如何?”

趙匡胤高興萬分:“劉元帥出征,寡人到城頭觀敵了陣,祝元帥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眾人也都贊同出戰:“我們願隨劉元帥出征。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劉金定說:“好!分頭準備,三日後出兵!”

三天後,趙匡胤、苗從善、高懷德、高懷亮、陶三春、趙美容、李秀英以及文官謀士,登上南城頭觀敵了陣。

劉金定點齊五千人馬,帶隊出征。九聲炮響,驚天動地,城門開放,鐵葉雙飛。隊伍衝出壽州,過了護城河,奔疆場而來,前邊是弓箭手,中間是長槍手,後邊是校刀手。眾位戰將,並馬而行,前邊是高君保、鄭印、鬱金豹;緊跟著楊延平、楊延定、楊延光;後邊是石英、馮茂、曹金山。接著劉金定帶著四員女將:肖引鳳、艾銀屏、鬱金香、花解玉,身後是劉金定的四個大丫鬟,還有督後陣的幾員老將:張光遠、羅延西、石守信、史彥超、曹翰、潘仁美。

離城五里隊伍停下,騎兵隊、步兵隊、弓箭隊、藤牌隊、撓鉤隊各按方位燕翅排開,壓住陣腳,旗門列閃,認標旗閃在兩旁。中間高挑帥旗,劉金定在帥旗下帶住戰馬說道:“軍兵討敵要陣。”“是!”軍卒答應一聲,跑奔敵營,百十名脖根粗、嘴大、嗓門亮的軍卒一齊喊:“哎!南唐聽著!我家劉元帥今日出戰,爾等速來交戰,不然殺進營盤,寸草不留!”喊完,迴歸佇列,等候南唐營出兵。

自從上次兩下走馬換將之後,李後主下聖旨怪罪於洪和林文善戰場失利,損兵折將,耗費國幣帑銀,命令他們速戰速決,如果一個月攻不開壽州,抓不住趙匡胤,要拿他二人治罪。於洪和林文善這回可害怕了,一面整訓隊伍,一面招請能人,要同宋將拼命。叫了幾次陣,宋軍不出城,他們有勁沒地方使,有氣兒沒處撒。

今天於洪和林文善正在大帳之中議論軍中大事,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