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謝恩公張旺焚身 救真主鄭恩爬城(第2/5頁)
章節報錯
忙拔出寶劍,劍匣掖在身後,舉劍還招,他可不敢戀戰,照著陳興“刷刷”連劈幾招,陳興圈馬往旁退。趁此機會,趙匡胤斜著奔當兵的衝過去,到了切近,“刷”地一劍,殺了一個,其他人往邊上一躲,趙匡胤剛要躥出去,哪曾想陳興戰馬“扒拉”橫住了:“姓趙的,快快伏綁!遇見你家守備還想逃走!”一抖蛇矛槍,活活把趙匡胤逼住了,脫不了身。
趙匡胤兵刃不趁手,寶劍太短,夠不著人家,這要是有我的蟠龍棍在手有多好啊!急得汗珠子直滾。
這時,街上兵馬如同潮水一樣往這聚,一會兒圍得是裡七外八、風雨不透,密密層層。松明子舉得高高的,照得通亮,趙匡胤和陳興戰在一塊兒,一個馬上,一個步下,怎麼也贏不了。
正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在官軍後邊,來了兩個人,全帶的雙兵刃,一個手使短槍,另個手使大棍,還挎著腰刀。這兩人不喊不叫,不說話,來到官兵背後,使足力氣,一個掄槍,另個晃棍,照定這些人的雙腿,來個小鬼大推磨,“嗚!”就搶了個半圈,當時倒下好幾個:反手又來了個風掃落葉,趴下六個。這些人哭爹喊娘,東倒西歪。前邊不知道怎麼回事,嚇得往旁閃,回頭看。就借這個工夫,那兩個人闖進重圍,來到當中。
陳興見軍兵亂了,他心也慌,急忙撥轉馬頭收住兵刃,趙匡胤也騰出工夫喘口氣。只見打外面進來兩個人,是黑白二將,年紀在二十上下,黑臉少年高喊:“趙公子,我們給你送兵刃來了,接住了!”說完一抬手,“嗚!”把大棍扔過來。
趙匡胤手疾眼快,收起寶劍,抬手接棍,仔細一看,“咦?”正是自己那根齊眉蟠龍棍。這真是絕路逢生,早苗得雨,趙匡胤喜出望外,感謝地看看兩個人:“恩公!貴姓呀?多謝了!”
“大公子別見外,快往外衝吧!”
這兩個人正是張光遠和羅延西,昨天領大家闖法場那兩位。他們倆是老道苗光義派來接應趙匡胤的。那條棍是苗光義到趙弘殷家取出來,交給這哥倆的。
這時官兵又圍上來,趙匡胤可不害怕了!人巧不如傢什妙,有了大棍,等於多一條膀子。趙匡胤這條棍叫蟠龍棍,是在闖關西的路上,一位朋友送給他的,純鋼打造,上刻一條金龍。趙匡胤又巧遇高人,學會了八八六十四棍,招數精奇,舞起來,上下翻飛,呼呼帶風,一般人到不了近前。今天,有人送來大棍,如虎添翅,高叫:“二位恩公,我給你們開道,快跟我走!”
兩人說:“趙公子,別管我們,你快走吧!我們有地方躲,有地方存身,您衝出去,快往城外跑。”
趙匡胤點頭,像猛虎竄下高山,大棍掄開,撥、封、扒、打。大棍落在官軍身上,亞賽雨打殘花,滾湯潑雪,官軍一片片倒下。守備陳興見傷人太多,催馬來到近前,抖槍便刺。趙匡胤大喊一聲:“開!”大棍砸在槍上,震得他大槍拿不住,撒手了。這小子見事不好,撥馬就跑,當兵的跟著逃,趙匡胤也跟出來了。
張光遠說:“你快逃命吧!咱們後會有期,我們給你斷後,你走得越遠越好。”
趙匡胤點頭,奔南城門,快到城下,“嗵嗵嗵”三聲炮響,眼前閃出幾員大將。中間之人,金盔金甲,外罩紅袍,手託大刀,正是太師蘇逢吉;兩邊是:他兒子蘇豹、鎮京節度使李業;後邊是聶文進等。三百名弓箭手,打了包圍。蘇逢吉高喊:“亂箭射死!”
梆聲一響,連珠箭一齊射來,趙匡胤用大棍撥打箭頭,這回心涼了,亂箭非射死不可,撥箭都忙不過來,還能進攻嗎!哎呀!這可怎麼辦?趙匡胤急得兩眼冒火。
趙匡胤著急,還有個人比他更急,這個人正在南城外,城門下站著。此人往那兒一站,半截黑塔相似,身高過丈,虎背熊腰,面似鑌鐵,暴長鋼須,虎頭燕額,聲若洪鐘,手裡拿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