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答應。李顯鈞接著說:“我要敗在你手,撥馬離開疆場,隱遁他鄉,永不出世;你要敗在我手,怎麼辦呢?”

石英說:“我要被你打敗,立即回崑崙山找我師父去,出家當和尚,不保大宋朝。”

“空口無憑,你可敢打賭擊掌嗎?”“敢。”說完,二人馬往前衝,各伸右手,“啪!啪!啪!”三擊掌。

李顯鈞心中暗喜:於洪軍師神機妙算,這個娃娃果然上當,動起手來,石英定死無疑。想至此,便說:“石將軍,咱們各自回隊內,囑咐手下人不許上陣。”

“好吧!”

石英撥馬回到自己隊前,衝著鄭印等人高喊:“眾位弟兄聽著,俺石英和醜鬼李顯鈞打賭擊掌,疆場爭戰,單打獨鬥,不許任何人幫忙,幫忙就算輸,幫忙是打我的臉,我就成了狗熊。所以哪位也不許上陣,哪怕是我受了傷,也不許上去解救,因為人過留名,雁過留音,我真被打傷,怪我經師不到,學藝不高,死也算好漢。你們一上去,我也死了,名聲也被敗壞,所以千萬誰也別上去助陣。我去也!”說完,馬奔疆場。

鄭印和曹金山聽了這番話,心裡一翻個,暗替石英害怕:這哪是打仗呀?是送死去!受傷也不許救回來,什麼打法?又一想,先彆著急,也許李顯鈞敗陣受傷,那邊也不許上來救,既然打賭,咱先看看。

這時,李顯釣也回到南唐的隊前,和軍師於洪嘀咕半天,才重返疆場:“哎!石將軍,咱倆怎麼打?”

石英回答說:“咱倆撒馬交鋒唄,大戰七天七夜,餓了叫軍卒送飯,渴了在疆場喝水,困了打個盹睡,咱們黑白天地打。”

李顯鈞把腦袋搖得跟貨郎鼓一樣:“不行!不行!戰馬受不了,昨日把我戰馬震傷了,今天還沒養好,接著在馬上交鋒,幾下子戰馬就得趴下,太誤事。”

石英想了想說:“也對,你有什麼好法?”

李顯鈞說:“今天咱比試步下功夫,各自下馬摘盔卸甲,你扔掉大錘,我扔下金槊,我用刀,你用劍,來個刀對劍,好不好?”石英到底是年輕,今年才十五歲又是剛出徒到前敵,不懂得兵不厭詐的實質,他是光會背兵書,沒有對敵打仗的經驗。

書中交待,李顯鈞脅下帶的是口寶刀,叫劈水斬龍刀,切金斷玉,削鐵如泥,迎風斷草,吹毛立斷。石英挎的是一口普通劍,從兵刃上,李顯鈞就贏了。有那麼句話,手巧不如傢什妙。另外,昨日馬戰,金槊對大錘,李顯鈞穿著盔甲,行動不便,今天要摘盔卸甲,他比昨日身體靈便。石英還不知道其中的奧妙,聽說步戰來個刀對劍,滿口答應,搶先下馬,掛好雙錘,鬆開韁繩,照定馬的後胯,“啪”打了一掌,那匹千里雪花駒自己回去了。

李顯鈞也下坐騎,摘盔卸甲,頭上用黃綾子包好,打了個象鼻子疙瘩,身穿短靠,腰繫大帶,把穗頭掖好,按燕翅,推崩簧,“嗆啷”抽出劈水斬龍刀,來個夜戰八方藏刀式立好門戶。

石英抽出寶劍,手指劍訣,使了個“恨福來遲”,說了聲:“接招!”一個“仙人指路”,寶劍奔李顯鈞的咽喉。李顯鈞進步欺身,用刀背磕寶劍,隨後一翻腕子,刀刃衝外,刃背衝裡,往前推刀,奔石英的前心斬去,這一招叫“攔腰解玉帶”。

石英嚇一跳,李顯鈞長的大個子,大胳膊大腿,大手大腳,看著挺笨,行動起來挺靈巧,腳下有根,身體輕便,好深的功夫。常言說,一心不可二用。石英心裡犯嘀咕,手慢了點,李顯鈞的劈水斬龍刀,來個“纏頭裹腦”,奔石英砍來。石英嚇得打個冷顫,擺劍相還,二人走開行門,躍開步眼,戰在一起。

未知二人交戰勝負如何,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