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高挽牛心髮髻,頭髮梳得一根是一根;身高體壯,虎背熊腰,四方大臉,黑得透亮;一身青色粗布衣服,穿著挺乾淨,腳穿麻鞋。不像在瓜園裡,露著胸,腆著肚子,咧著嘴罵人那樣,真有男子漢大丈夫氣派。三春看著心裡直跳,不知道說什麼好。

可笑的是,鄭恩這麼大個子,像犯了錯誤的小孩一樣,低著頭,兩手搓著衣襟,嘴裡嘟嘟囔囔地:“陶小姐!我錯了,不該和你伸手,多有、多有,多有冒昧!你說也說得,罵也罵得,再不然你就打我兩下吧。”這幾句話說得陶三春的氣“吱!”全消了。倒覺得這個人挺可愛,性格直爽,知道認錯。

其實這些話,全是趙匡胤和苗光義教的。屋裡說話,他們在窗外聽聲,見婚事要吹,苗光義把他打發進屋,人怕見面,樹怕扒皮,給陶三春消消火。陶老夫妻見鄭恩這樣,可高興了:“丫頭,人家和你說話呢!”

“鄭公子免禮,在瓜園裡失手傷著公子,請原諒。”

“沒什麼,也沒打疼。”

陶三春從來不懂害羞,今天不好意思了。趙匡胤在窗外憋不住地樂。鄭恩把苗光義教的話,忘了好幾句,怎麼也想不起來了,急得滿頭大汗。那句怎麼著來的?忽拉想起來了:“伯父、伯母二位大人,鄭恩乃是野人,不敢高攀令媛,既然小姐不允,我告辭了。”

這幾句把陶三春唬住了,聽他說話像讀過書的,這麼說,這門親事還做得。哪知道鄭恩到門口冒出一句:“不嫁拉倒唄!”

鄭恩要走,陶家老夫妻著急了:“丫頭!你看這個人多好,老實厚道,那麼大個子給你賠禮道歉,這樣人上哪找去?”

陶三春早樂意了:“爹孃要看著合適,女兒遵命。可有一樣,我等他三年,他要出息了,有了功名便來接親;三年後還是個偷瓜賊,他不用來了。告訴他這是我說的!”趙匡胤在窗外一聽,很佩服:好個有志氣的女子,看起來鄭恩娶了個好媳婦。

三個人回到廳房,過了一會,陶九公進來,說明三春同意這門親事。苗光義叫鄭恩磕頭,拜見老岳父。又叫陶剛、陶義,給鄭恩引見,一一見禮。沒有定親禮,趙匡胤在身上解下塊玉佩,借給鄭恩,送給小姐。又換了生辰八字,鄭子明和陶三春同庚,都二十一歲,陶三春二月初三生日,鄭子明臘月三十兒。

鄭恩算訂了個好媳婦。將來陶三春幫助丈夫開基創業,久後趙匡胤三下南唐,在壽州被困,陶三春掛帥,大戰老道於洪,壽州救駕,會鬥元帥林文善,為大宋朝立下汗馬功勞。這且不表。

認親之後,陶員外擺酒宴款待三個人,掌燈才散去。三個人住一個屋。苗光義勸趙匡胤先找地方棲身,耐等時機。又說:“我也四處招賢士,有了兵將,推倒漢朝另立新君。”兩人談到三更,趙匡胤多日勞累,實在太困,就睡了。苗光義見他睡了,便也入了夢鄉。

他們剛睡著,從南邊官道上來了一支隊伍,有二百多人,舉著火把。走在最前邊是錢小六。這小子引官軍直奔陶洪家而來,邊走邊喊:“拿呀!別叫趙匡胤跑了……”這一喊,把陶家人全驚醒了,陶九公、陶三春、陶剛、陶義,各拿兵刃往外就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