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陳摶愛才收鄭印 少王闖營救懷亮(第3/7頁)
章節報錯
甩掉了。娃娃,去,給我撿回來穿上。”鄭印什麼也沒說,把草鞋撿起,回來給老道穿上。
他剛一直腰,老道直叫:“哎喲喲。”
鄭印問:“仙長怎麼了?”
老人說:“我身上發癢,大概是蝨子、跳蚤在打架,快給我撓撓。”說完,老人轉過去。鄭印把手伸進老人的衣服裡,給撓癢癢。
老人說:“使勁往下撓。哎,這才是好孫子!比我的小黑驢兒強多了。行了!”
老道暗暗點頭,此子可教也。只要他肯用功,我叫他七寸的少白蛇也能成龍。就是有野性,得扳扳他的脾氣,不然不能用功。想到這,老道抓住黑驢兒身上韁繩,說:“鄭印,我走了!”
“哎……仙長你別走呀?”
“有什麼事?”
“嘿嘿……仙長你教我兩招呀!”
“我會什麼?我乃草木之人,土埋半截,還得求別人提鞋撓癢,不中用。”
“仙長有能耐,小毛驢都比我強。我是不行,教我兩手吧。”
“學什麼?”
“剛才我沒拉動,你那勁兒怎麼使?還有你教小毛驢兒的功夫教教我,行不?”
“行是行,咱倆一不沾親,二不帶故,教你啥呀?”
鄭印說:“反正叫我認乾爹、幹爺爺,我不幹。”
“誰讓你認乾親了?叫師爺!”
“哎!行!哎哎不行。我聽說當師爺比師父能為還得大,你會什麼?這麼辦,咱倆比試比試,你要能打過我,我認師爺;打不過咱倆認我娘為師。”
老人聽這話樂了,這孩子說話渾,渾就渾點吧!將就材料,誰讓我和他有緣呢!“鄭印咱倆怎麼打?”
“你把我摔倒了,就認師爺。”
“好。”
鄭印和他父母學了三年童子功,一般的孩子,十個八個不是他對手,自己也不知道本事有多大。衝著老道左手一晃,右拳奔前心打去,這招叫“黑虎掏心”。老人紋絲沒動,沒看見抬手,把鄭印手脖子抓住,往懷裡一帶,往外輕輕一扔,把鄭印扔出一丈多遠。老人飄身跟過去,鄭印剛站起來,老人照後背推了一掌,鄭印剛爬起來又摔倒了。鄭印“撲通”跪下:“師父在上,徒兒給師父磕頭。”
“不能叫師父,你的歲數,得叫師爺。”
“師爺!”
“起來吧!你願意跟我學徒!”
“願意。”
“能捨得離開你娘?”
“只要學到武藝,給我爹爭光露臉,怎麼都行!”
“不許想家。”
“我不想。”
“好孩子,你悄悄回屋收拾一下衣服,誰也別告訴,馬上出來,我領你走。”
老道又留了一封書信,放在屋裡。上邊寫明帶走鄭印,上山學藝,叫陶三春別惦念,藝業學成就回家,沒落地點。
就這樣,老道上了毛驢領著鄭印出了汴梁城,來到陝西華陰縣,西嶽華山希夷洞。這個老道是誰呀?這可是大宋朝名揚四海、婦孺皆知、威震華夏、德高望重的老隱士,姓陳名摶,字圖南,號扶搖子,道號希夷,自稱睡仙,世人管他叫希夷老祖。
陳摶是亳縣真源人,跟三國年間的魏武帝曹操和神醫華佗是同鄉。家有良田千頃,騾馬成群,幼時好學,聰明絕頂,又有賢妻嬌子。怎奈陳摶看破紅塵,視金錢如糞土,拿功名如過眼雲煙,崇拜老子,一心入山,修道煉丹,求長生不老之術。他拋家舍業,到武當山出家,在九石巖,服氣辟穀二十年,得道之後,雲遊天下,拜師訪友,歷盡滄桑。陳摶的文韜武略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的地步。
以後又移居華山希夷洞,常閉門數月不起,故稱“睡仙”。後人傳說陳摶一覺睡八百年。亳縣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