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破重圍鄭印回京 請女帥趙普獻策(第2/8頁)
章節報錯
爺能行就叫他去吧!常言說救兵如救火。鄭印,你要速去速歸!”
鄭印說:“我知道。”
就這麼,把高懷亮身上揹著的聖旨交給鄭印帶好。又給他準備了五斤牛肉,十多個慢頭,還有一個大水葫蘆,又給馬飲水喂料。這時天交四鼓,還有一個更次天就亮了。鄭印說:“如果順利,天亮之前我就能衝出去了。衝不出去,我就回來,你們不用擔心。”
趙匡胤說:“好,賢侄保重!”
鄭印給馬透透鞍子,拍拍馬腦袋說:“夥計,今天你受累,還得跑一趟,鼓鼓勁衝過去,回頭你歇著。”烏騅馬正吃得高興,聽了主人說話,好像明白,揚起腦袋“唏溜溜”一聲長鳴,意思是說:小主人,不用囑咐,叫我幹什麼我幹什麼,不就幾十裡地嗎,快走吧!
鄭印剛要走,被趙匡胤攔住:“賢侄,你沒有盔甲,闖敵營太危險,沒有護體遮身甲葉子哪行?略等片刻,伯父送你一套。”說完傳旨:“快給我御侄取來我行官記憶體放的那身烏金盔甲。”“是。”侍從答應一聲,騎快馬回城,時辰不大把盔甲取來,還帶來一身內衣和戰袍,遞給了鄭印。鄭印接過來一看,這身烏金鎧甲太好了,雖然不是刀槍不入的寶鎧,也是世上稀有的珍品。
這是當初趙匡胤叫賓州官員專門打造的,準備鄭子明過生日的時候,趙匡胤做壽禮送給他。皇上要套好盔甲,地方官員盡力來辦,請上等工匠,精心製作,做好了送到朝內,鄭子明也死了。趙匡胤喜歡這套盔甲,又想念鄭子明,出征的時候就帶出來了。他想哪個大將立功,就賜給那個。今天正好用上,給了鄭印。
鄭印是黑臉將,配上這身烏金盔甲正合適,軍卒幫他穿戴起來。鄭印帶上烏金盔,扣上摟頷帶,掛上甲葉,繫上紐絆,九吞十八奓,吞口獸面掛上魚褟尾,徵裙上卡金邊走金線,上繡花貫魚腸,足蹬虎頭凹面靴,外皂羅袍,背上鋼鞭,往那兒一站,真是人憑衣服,馬憑鞍,這一穿戴上,威風多了。文武齊聲讚歎,鄭子明一輩子能為一般,想不到有這麼好的兒子。苗從善又寫個路途單交給鄭印,囑咐他別走錯路,到京城叫一字並肩王趙光義速發救兵。鄭印點頭,辭別眾人,飛身上馬,直奔敵營。輕車熟路,從哪兒來,還從哪回去。
真叫鄭印猜對了,南唐兵將沒有準備,他們認為闖營的人剛進壽州,不能馬上回來,要闖營也得天亮。咱們累一夜了,睡覺吧!所以,砸壞了的營門,也沒修上,挑開的丫叉也沒插上。將官都睡覺去了,兵卒們有的打掃戰場,有的埋死屍,有的撿兵器,大多數人歇著去了。鄭印來的正巧,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飛馬衝進營盤,南唐軍卒看見他了,想攔擋晚了,他過去了,鄭印很順利地殺到中營。
林文善也沒料到鄭印去而復返,他也認為沒事了,脫掉盔甲,換上便衣,到後邊帳篷去處理善後。呂文剛、呂文忠兩個先鋒死了,林文善得安排一下呀。他正在後帳處理事情,忽聽營中一陣大亂,林文善問:“出什麼事了?”
中軍官跑進來報:“林元帥,大事不好,剛才闖進壽州那個黑臉將,又殺回來了。”
“哎呀!不好!他準是搬兵去,快給我備馬抬刀。”
軍卒答應一聲忙去準備,林文善頂盔披甲,收拾好一切,帶親兵衛隊出來一看,鄭印早跑沒影了。
那鄭印如鯤鵬展翅,一口氣闖過敵營,又跑出十多里地,天光大亮。耳邊聽不見殺聲,身後無有追兵,前邊來到一片樹林。英雄下馬手牽韁繩,進了林中,再看這匹烏雅馬,累得通身是汗,如水洗的一般。鄭印心疼,急忙把肚帶鬆開,把馬鞍子拿下來透透風,叫馬啃青吃草。自己摘盔卸甲,包好掛在鞍鞽之上。只覺得腹內“咕咕”直響,又累又餓。他坐在草地上,開啟水葫蘆喝了半下子。拿出牛肉、饅頭吃了幾個,吃得真香呀!吃完了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