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回 疆場上楊袞戰匡胤 關城外銅錘換玉帶(第2/5頁)
章節報錯
“不出三招,不死也傷。”
“那得怎麼辦呀?”
“楊袞可是員虎將,為人又正直,本領高強,要是打,我們不是對手,要是勸說或許歸降。要能收降,可是我們大周的福氣。”
“他能降嗎?”
“事在人為。趙元帥,別人去都不行,只有你勸勸,或許有門。”正說著,曹彬只打了三個回合,被楊袞生擒活捉。曹彬被綁上。
楊袞連贏兩陣,可把崔虎樂壞了,告訴副將曹翰把鄭恩和曹彬押到城裡,千萬別跑了,曹翰點頭走了。
楊袞疆場要陣,趙匡胤叫苗先生和高懷德照料軍中一切:“我過去,我要叫楊袞抓去,或者戰死,你們收兵,就別打了。”然後催馬來到楊袞近前:“火山王爺一向可好,趙匡胤有禮了。”
楊袞聞聽,閃目觀看,見來人三十多歲,身高九尺,頭戴帥子金盔,簪纓高挑,身掛大葉黃金甲,背背八杆護背旗,上有八個字:廉、權、智、信、仁、勇、嚴、明。面似重棗,又如酒醉,劍眉入鬢,闊目有神。頦下三綹黑鬚,胯下渾紅馬,鞍鞽橫擔蟠龍金棍,好像金甲天神降世,又如三國關羽重生。楊袞看罷點點頭:看外表知其內,此人非等閒之輩。“老夫正是楊弘信。”
“久聞老王爺有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邦之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今日相見,實乃三生有幸。”
“趙元帥過獎了!人老不以筋骨為能,英雄出在中年,久聞趙元帥的大名,我特來領教。”說完,舉起大刀。
趙匡胤說:“老王爺且慢動手,我有幾句話要講。”
“你保周,我保漢,兩下交戰,各為其主,有什麼話說?”
“老將軍,大將保明主,俊鳥登高枝。我父也是漢朝老臣,怎奈死去的漢主劉承佑軟弱無能,信寵老兒蘇逢吉,殺死史弘肇等忠臣,只落得眾叛親離,才有我主郭威行仁義之師,推倒大漢建立周朝,上順天心,下合民意。想不到北漢王劉崇又打戰表和我大周開仗,無奈周主御駕親征,要統一華夏,免去刀兵之苦。刀兵不息,民不聊生,大地荒蕪,男不能耕,女不能織,一個個背井離鄉,逃門在外,苦不可言。如若早日熄滅刀兵,豈不能救黎民百姓?現在我們已得下天井關,汜水關指日可得,河東十二州郡如何保住?這大廈將傾,一木難支,老將軍縱有通天本領,也救不了這破碎的河山,不如棄漢歸周。如能歸順,我主定能重用,如不聽勸,怕老將軍後悔晚矣。”
楊袞聽完點點頭,這趙匡胤還真能講:“趙元帥,老夫偌大年紀,什麼不懂。不用你說,我也看出高低。只是我乃河東之將,漢室老臣,決不容你徵疆霸土,你得拿出真功夫。”
“趙匡胤天膽,也不敢冒犯虎威。”
“不要客氣,請吧。”
“老將軍,我可不恭了,給你老墊墊手吧。”說完,二人各自撥戰馬,舉起刀棍兵刃,催馬交戰。
這兩人交手不同一般,楊家將及汜水關主將給老王爺助威,眼珠不眨地看著,輸贏在此一舉。苗光義手裡的羽扇也不搖了,眼睛也睜開了。最害怕的是躲在軍師身後的高懷亮。和楊袞一交戰,高懷亮心裡難過,老父親已白髮蒼蒼,為兒心都操碎,真有閃錯怎麼辦?
楊袞和趙匡胤打了十個回合,二十回合,三十回合,兩人越打越猛,越戰越兇,兩邊軍卒搖旗擊鼓,號角聲驚天動地,“殺呀!”“老王爺旗開得勝!”“趙元帥馬到成功!”高懷亮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楊袞這匹馬老了點,加上連日趕路,從佘塘關回火塘寨又到天漢山,馬不停蹄,沒得飽草飽料,在楊袞和趙匡胤對面衝鋒之時,楊袞這匹馬突然馬失前蹄,前腿臥倒。趙匡胤也到了,蟠龍金棍高高舉起,楊袞當時也嚇得魂飛魄散,把眼睛一閉,心說:我命休矣!高懷亮也